词条 | 荀勖与中经新簿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荀勖与中经新簿分类:【地域文化】 荀勖(?―289),西晋颖川(今河南许昌)人。荀勖初仕魏,入晋后任中书监,领秘书监。他曾参与整理《汲冢竹书》,并作目录学著作《中经新簿》14卷,创立四部分类法。 《隋书?经籍志》著录《中经新簿》时说:“因《中经》更著《新簿》,分为四部,总括群书。一曰甲部,纪六艺及小学等书。二曰乙部,有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三曰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四曰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书。大凡四部,合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五卷。”文中所说“因《中经》更著《新簿》”,是说荀勖在参考了三国魏秘书郎郑默的《魏中经簿》而著《中经新簿》,但是,郑默所著《中经》在《隋书?经籍志》中并未著录,其具体内容不详,据猜测可能是四分法目录学著作,但仅是猜测而已。而荀勖只是参考其书,“更著《新簿》”显然有创举之功,使四部分类法合理化。 荀勖的以“经子史集为顺序四部分类法”,经东晋李充稍加变动而成为按照“经史子集”为顺序而分部的四部书目,从而最后奠定了四部分类法的次序。此种分类法一直沿用至今,成为目录学中最有影响和最有实用价值的传统图书分类法。清朝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就是用的这种四部分类法。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