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蒙太奇理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蒙太奇理论分类:【文化精萃】 指20年代一批苏联电影导演和理论家对电影剪辑美学的艺术实践和理论主张。是电影史上第一个重要的电影理论学派。以维尔托夫、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人为代表。该学派经历了一定的发展过程,对蒙太奇问题的看法有一定的继承性。维尔托夫主张用摄影机――电影眼睛――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选择其最重要的瞬间,以蒙太奇为基本手段,有节奏地、按照联想原则来联接组织拍摄素材,引导观众得出明确的思想结论。库里肖夫则认为各独立镜头本身是中性的,单镜头不表意,电影表意只有通过蒙太奇――不同镜头的组接与排列――才能实现。爱森斯坦通过对蒙太奇理论的深入探索发现,两个镜头的并列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冲突可以用来从思想上评价被描述的事物,应该把蒙太奇理解为不仅是产生效果的手段,而首先是通过某种电影语言及其特殊形式阐明思想的手段。普多夫金是最先在电影中以蒙太奇为手段现实主义地反映生活的导演之一。他认为蒙太奇与思维过程直接相关,电影中丰富的蒙太奇手法对揭示现实生活现象的潜伏的内在联系有极强的表现力,而导演观察生活、分析观察结果并对之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则可以在对蒙太奇手法的具体运用中显示出来。苏联电影理论界较普遍地认为,蒙太奇不仅是将一段段拍摄下来的片断联接起来、从而给人以完整印象的表现手段,而且是揭示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的分析与综合过程,是电影创作工作中最基本的元素,是电影艺术的基础。 蒙太奇学派在美学倾向上,强调用蒙太奇手段对现实进行加工和改造,引导观众接受创作者对现实事件进行的解释。在技巧上,以片断的组合作为影片的构成原则,以短镜头为主,突出前景,孤立地运用造型因素,忽视演员的独立作用,而剪辑的作用受到高度重视。虽然世界上许多著名导演都曾对蒙太奇问题作出各自的解释,提出各自的论点,但苏联学派仍是本世纪蒙太奇美学学派的最主要代表。这一理论学派对西方电影的理论和创作都有很大影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