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西路花灯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西路花灯

分类:【中国民俗】

西路花灯流行于安顺市的安顺、普定、平坝、镇宁、关岭等地汉族中。

西路花灯是明代“调北征南”、“调北填南”实施后,由于大量汉族移民进入而带来的。与弋阳腔有较明显的渊源关系。自诞生至20世纪40年代末,西路花灯多为“敞灯”(即“地灯”),其主要演出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歌舞灯,以演唱恭贺、吉利之词为主要内容;另一种是“地灯灯夹戏”,以表现抑恶扬善、抨击封建婚姻制度为主要内容。20世纪40年代末以后,西路花灯吸收其他戏曲门类的因素,由地灯发展为台灯,地灯灯夹戏则发展为台灯灯夹戏。

在表演程序方面,西路花灯与其他地区的花灯大体相近,也伴随诸多民俗活动。其程序大致有“亮灯”、散帖子、出灯、参土地、开山门、开寨门、盘灯、开财门、踩敞、搭上咐、唐二聊白、参门神等。20世纪40年代末以后,由于花灯演出在舞台上演出,所以一些地区还加上“踩台”这一程序。踩台时,由当晚参加演出的演员若干对上台,边舞边唱,内容为吉利、恭贺之词。西路花灯还有一个规矩:当年亮灯后第一场演出在哪里进行,最后一场演出也必须在那里进行。

每年花灯演出结束,灯班全体成员执所有灯笼,到花灯菩萨前或选择一僻静处,点上蜡烛,烧化纸钱,将当年所做的灯笼全部焚化,来年演出时再另外扎制。

西路花灯的传统剧目主要有《洪江渡》、《芦花训子》、《柳荫记》、《梁祝》、《秦香莲》、《十五贯》、《武松打虎》、《秦娘美》、《拜月亭》等,其中有一些取材于当地社会现实生活,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如《干妈问病》、《刘三妹挑水》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作演出了一批反映新生活的剧目,如《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自由结婚》、《赤叶情》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2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