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词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词谱分类:【文化精萃】 又称《钦定词谱》、《康熙词谱》。清陈廷敬、王奕清奉旨编。四十卷。写成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清圣祖审定。收录唐、宋、元词826调,2306体。编辑体例按词调字数多少为序。每调选唐、宋、元词各一首,以创始人的词为正体,后附变格。同一词调长短均列入,凡添字、减字、摊破、偷声、促拍、近拍及慢词也按字数多少分别排列。各调均注有平仄声,对韵,并详细考订了词调的平仄声韵、句读及来源。因此书编成于万树编《词律》之后,因而体裁、内容均胜于《词律》。有康熙五十四年内府刻本,1979年中华书局据此本的影印本。 汇集词调各种体式,分类编排,给填词者作依据之书。其内容主要介绍填词之各种规则兼述词调来源等。宋代“词谱”之称多与曲谱或声律谱相对而言。词谱著作起于明代张《诗余图谱》,但收集不够广泛,错误亦多。清代万树《词律》,凡20卷,收词牌660个,1180多体,较为完备。此后,陈廷敬、王奕清等奉康熙帝之命编成《钦定词谱》,凡40卷,收826个词牌,2306体,可算当时一部最完备之词谱。 集合各种格式的词牌,说明词的格律及变体,给填词者作依据的书。词脱离音乐后,还保留了同歌曲结合在一起时的外形特点,不同曲词的歌词,它的段数、句数、韵数、字数和平仄,都有不同的格式,这些歌词格式,称为“词调”,每种词调都有特定的名称,称“词牌”。词谱主要是介绍各种词牌的词调来源和各种规则,作为后人继续照样填词的标准。现存最早的词谱是明代张?编著的《诗余图谱》。后有清代陈廷敬、王奕清等合编的《钦定词谱》收唐、宋、元词826调,2306体,是最完备的词谱。 (1)记载词调乐谱之书。宋代曾有词谱行世,以供乐工歌伎演唱演奏和文人从中择调填词。如南宋周密就见过一部《乐府混成集》,“古今歌词之谱,靡不毕具。只大曲一类,凡数百解,他可知矣。然有谱无词者居半”(《齐东野语》卷十)。这类词谱今多亡佚。参见“乐府混成集”。(2)解说填词规则的工具书。类似于近体诗的声调谱,已与音乐无关。南宋后期词乐逐渐失传,后代词人无法倚声填词,于是有人把唐宋词加以归纳分析,概括出各个词调的平仄、押韵、字数、句数、分段等格式,以供人填词时使用。这类词谱以明代张?的《诗余图谱》为最早。清人万树《词律》及其《拾遗》、《补遗》共收875调,1725体,康熙命王奕清等编纂的《钦定词谱》收826调,2306体,是两部搜罗完备、影响最大的词谱。今人龙榆生编纂的《唐宋词格律》收常用词调153种,196体,后附《词韵简编》,体例严谨,简明适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