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贡禹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贡禹分类:【文化精萃】 西汉大臣。字少翁,琅邪(今山东诸城)人。家境贫寒。以通晓经术、品行端正征为博士,任凉州刺史,后因病辞官。复被举为贤良,为河南令。元帝即位,征为谏大夫。是时连年欠收,郡国民贫,上书曰:“今民大饥而死,死又不葬,为犬猪(所)食,人至相食。”而为皇室“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负费数巨万。蜀、广汉主金银器,岁各用五百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厩马食粟将万匹”;“臣禹从之东宫,见赐杯案,尽文画金银饰,非当所以赐食臣下也。东宫之费亦不可胜计,天下之民所为大饥饿死者是也”,故请元帝“减损乘舆服御器物”。元帝遂诏令太仆减食谷马,水衡减食肉兽,让宜春下苑给贫民,又罢齐地三服官。迁禹为光禄大夫、长信少府。初元五年(前44)为御史大夫,在位数次上书,言:“富人积钱满室,犹亡厌足”,“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又言:“居官而置富者为雄桀,处奸而行利者为壮士,兄劝其弟,父勉其子,俗之坏败,乃至于是!”要求元帝选贤能,诛奸臣,罢倡乐,修节俭,减轻赋役。见《汉书?贡禹传》。 西汉政治家,《春秋公羊传》学者。字少翁,琅邪(治今山东诸城)人。以明经术、行为廉洁征为博士。元帝时任谏大夫、光禄大夫、御史大夫。元帝称其“有伯吏之廉,史鱼之直,守经据古,不阿当世,孳孳于民,俗之所寡”(《汉书?王贡两龚鲍传》)。看到自武帝以来朝廷奢侈、人民困顿造成的社会危机,多次上书提出挽救意见。要求节礼乐、裁冗员、遣放宫女及诸陵园女子,减少宫廷乘舆车服,缩小帝王贵族田猎苑囿,废止以钱谷赎罪,罢除郡国宗庙。揭露当时社会和官场风气败坏说:“亡义而有财者显于世,欺谩而善书者尊于朝, 逆而勇猛者贵于官。”(同上)认为“奸邪不可禁,其源皆起于钱”(同上)。主张取消货币,禁止贩卖,以布帛及谷作为租税和奉禄赏赐,以求改变“弃本逐末”的风气,“使百姓壹归干农”(同上)。著有《春秋公羊贡氏义》。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