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赵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赵复分类:【传统文化】 宋、元之际理学家。字仁甫。德安(今湖北安陆)人。元人陷宋时,在故乡被俘,为姚枢发现,偕至燕京(今北京市)。杨惟中请建太极书院,延复为师,讲学其中。选取二程、朱熹等著述为教材,广为传播,北方始知有程朱之学。为人乐易而耿介,虽燕居不忘故土,以江汉自号,学者称江汉先生。著有《传道图》、《伊洛发挥》、《希贤录》等。 宋元之际理学家。字仁甫,学者称其为江汉先生。德安(今湖北安陆)人。1235年(太宗七年)在德安被元军俘虏。杨惟中、姚枢奉诏南来军中访求儒、道、释、医等士,被释,并随北归至燕京(今北京)。时宋金对峙,二程、朱熹著作北方流传不多,他以所记程未所著经传注,尽录以付枢。1240年(太宗十二年)建太极书院及周子(指周敦颐)祠,他教授其中,学子从者百余人。杨惟中、姚枢及许衡、郝经、刘因等皆从其学,于是程朱之学在北方广为传布。为使学者对伏羲、神农、尧、舜、孔、孟以至周(敦颐)、程(颢、颐)、张(载)、朱(熹)道统的承传接续能够贯通,著《传道图》而以书目条列于后。别著《伊洛发挥》讲明其宗旨。又取伊尹、颜渊言行,作《希贤录》,使学者学有榜样。所著尚有《师友图》、惜均已失佚。今仅存《杨紫阳先生文集序》一文和《覃怀春日》一首七绝。他为人正直,有民族气节。被俘后曾欲投水自尽;忽必烈召入潜邸询取宋之道,他以宋为父母国以由,拒复。在元朝终身不仕,居燕而不忘故土,幻想有朝一日光复宋室。其崇尚道义,鄙薄事功,认为有德君子不应计较效果、追求功利,而应在十六字心传上下功夫。在程朱理学向北方传播方面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生平事迹见《元史》其传。 宋元之际理学家、教育家。字仁甫,学者称江汉先生。德安(今湖北安陆)人。乡贡进士。私淑朱熹。端平二年(1235)蒙古军攻德安时被俘,为姚枢所奇。送至燕京(今北京),讲学太极书院,从学者百余人。选取周敦颐、二程、朱熹等所著书8,000余卷,广为流传,于是北方始有程朱之学。为蒙元理学之开山者。元世祖命引兵取宋,他拒绝引他人之兵屠父母之国。终生不仕元,后退隐真定(今河北正定),授徒以终。许衡、姚枢、窦默、郝经、刘因等皆续其所传,北方理学遂盛。曾作《传道图》,述自孔、孟至程、朱之儒学道统,著《伊洛发挥》,阐明理学要旨,辑伊尹、颜渊等言行为《希贤录》,又编朱子弟子53人为《师友图》。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