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通雅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通雅

分类:【文化精萃】

训诂书。明方以智著。五十二卷。卷首末附有专论音韵训诂的文章八篇。内容主要是辨证词语训诂,考证古音古义,议论方言俗语,并论及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典章制度及各物、医学等。分类编写,广征博引,考证精细,是明代的小型百科全书,可供研究古汉语及词源者参考。有稿本传世,收入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方以智全书》铅印本。

杂考事物名称和音韵、训诂的书。明末方以智撰。《四库全书总目》归入杂家类。方以智(1579―1671)字密之,号鹿起,桐城人。与侯方域等三人并称四公子,驰名文苑。崇祯时进士,官翰林院检讨、礼部侍郎、东阁大学士。明亡为僧,法名弘智,字无可。一生博览群书,撰有《易淹》、《古今性说合观》、《物理小识》、《一贯问答》、《浮山集》和《通雅》等,以《通雅》最为著称。

他在《通雅》自序中说:“学惟古训,博乃能约”。《通雅》就是他平日读书考释字词音义名物积30年心血纂辑而成的,他是要在博的基础上,把“古今聚讼”的文字、训诂、音韵等问题,“征考而决之,期于通达”,“观古今之通”,故名《通雅》。《通雅》52卷,另卷首3卷。卷首书1为“音义杂论”,卷2为“读书类略”和“小学大略”,卷3为“诗说”和“文章薪火”。书中分为疑始、释诂、天文、地舆、身体、称谓、姓名、官制、事制、礼仪、乐典、乐舞、器用、衣服、宫室、饮食、算数、植物、动物、金石、谚原、切韵声原、脉考、古方解诸目。基本是按类分,有的名同《尔雅》,但内容却有异,如《释诂》又分“缀集”、“古隽”、“连语”、“重言”四类;有的又是《尔雅》所无,如《姓名》又分“姓氏”、“人名”、“同姓名”、“鬼神”四类,又《官制》分“仕进”、“爵禄”、“文职”、“武职”、“兵政”五类等,门类甚细。举凡名物的音义都详为考证,辨驳音义相传之误。《疑始》卷和《切韵声原》卷是探讨古今音韵的。《释诂》是专讲词义的。《谚原》是讲方言俗语的。书中有很多关于文字、声音、训诂的精辟之见。如《音义杂论?方言说》中的“欲通古义,先通古音”,就是很重要的创见。由于他对汉字的音义关系有这样的理解,所以在解说古今俗语词时就能从声音相转上观其会通,如他在《疑始》“?你而若乃一声之转”条下说:“?又为尔,尔又音宁礼切,俗作你,犹儿之有倪音也”。又《谚原》中说:“某,古梅字。母、亩、每、马声皆通转。故今京师曰作么,读如麻;江北与楚皆曰么事,读如母;而南都但曰甚。苏抗读甚为申驾反,中州亦有此声。而秦晋之咱,则怎之转也”。《谚原》中有的关于通俗词语的说解也很透辟、精到,如“阿堵”条,他说:“阿堵,犹今之这个也,不可定指为钱。顾恺之正在阿堵中;张谓诗:‘家无阿堵物,门有宁馨儿,’亦就事作语也。马永卿《?真子》:阿堵犹今所谓兀底也;宁馨犹今云恁地也。”清人郝懿行《晋宋书故》中谈“阿堵”用法,实是由此引申而出。《通雅》还保存了相当丰富的古汉语词汇,如《释诂》“连语”条就辑录了“逶迤”多达30左右的不同形体。

《通雅》较易见到的是清光绪元年,桐城方氏重刻本,通行的是康熙间姚文燮刻本,卷首有姚文燮的序和明钱澄的序和方以智的自序。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4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