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邺侯书院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邺侯书院

分类:【传统文化】

在湖南衡山烟霞峰,为纪念李泌之处。原书院在福严寺“极高明”石刻下, 名端居室,又称明道山房。后李泌子李繁建书院在南岳庙左,名南岳书院,宋代移至集贤峰下, 改称邺侯书院。元、明两代均经重修,现存建筑为1922年重建。石墙筒瓦,仅一明间二次间。门前石柱上刻联:“三万轴书卷无存,入室追思名宰相;九千丈云山不改,凭栏细认古烟霞。”

坐落在衡山烟霞峰下,为纪念唐代李泌而建。李泌(722―789年)字长源,京兆人,7岁善文,人称奇童,唐天宝十年(751年)被诏于京,因遭陷害出走至衡山,筑室南岳隐居读书,德宗时官至宰相,封邺侯。原书院在福严寺下,名端居室,又称明道山房,后李泌之子李繁建书院于南岳庙左,名南岳书院,宋代移至集贤峰下,改称邺侯书院。元、明两代历经重修。现存建筑为1922年重建,石墙筒瓦,仅一明间二次间。门前石柱上刻联:“三万轴书卷无存,入室追思名宰相;九千丈云山不改,凭栏细认古烟霞”。

位于衡山烟霞峰,半山亭上方一公里处,为纪念唐代名相李泌的建筑。李泌曾封邺侯,故名。李泌(722―789),字长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肃宗灵武即位时,曾想任他为相,他不受,以宾客身份参予军务,因受幸臣嫉妒,于至德二年(757)至南岳衡山隐居。十年后奉召返京,德宗贞元三年(787)任宰相。他在南岳的隐居之所,原名“端居室”,位于福严寺后“极高明”石刻下。明代巡按李天麟在邺侯故居处建明道山房,并撰《明道山房记》:“辟地于邺侯故址之右,采山伐石,前为二楹,人为堂六楹,左右各翼小室。”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因扩建福严寺,明道山房废弃。清光绪十八年(1892),衡山知县李宗莲另择烟霞峰下平地重建邺侯书院,书院阶亭石柱刻联:“三万轴书卷无存,入室追思名宰相;九千丈云山不改,凭栏细认古烟霞。”典故出自韩愈诗:“邺侯家多书,架插三万轴。”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