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都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都统分类:【传统文化】 官名。意为统领、总领。前秦苻坚征富家子弟20岁以下者3万余骑,设少年都统率领,都统之名始此。唐代设都统,后又置诸道行营都统。掌征伐,兵罢即省。宋代有都统制,辽、金亦有都统。满洲兵制,300人为一牛录,设额真1人,每5牛录设1甲喇额真,5甲喇额真设1固山额真,每1固山额真设左右梅勒额真为佐。入关以后,定固山额真汉名为都统。 官名。清初八旗制度规定每三百人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一千五百人),五甲喇为一固山 (七千五百人)。其最高长官称“和硕贝勒”或叫 “固山贝勒”,即旗主。皇太极即位后, 为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八固山贝勒权力,在其下另设“固山额真”,作为每旗最高管理人,掌管一旗的军、政、财、经等事。每一固山设左、右“梅勒额真”(“梅勒”,满语“左右肩”的意思)各一人。天聪八年 (1634),改梅勒额真为梅勒章京(“章京”汉语“将军”之还音)。顺治十七年(1660),定“固山额真”汉称“都统”, “梅勒章京”为“副都统”。分掌满、蒙、汉二十四旗政令,宣布教养, ?诘戎兵。下设参领、副参领、佐领、骁骑校、印务参领、印务章京、笔帖式等职官。又八旗官兵驻各省,名为“驻防”。设将军、都统、副都统等官,统率所属旗兵,分别防守各地方。都统,从一品,官阶与将军同。两者一般不并置,凡设将军处,其下设副都统。副都统,正二品,由将军兼辖,无将军兼辖者, 则亦独挡一面。 清代八旗组织中各旗的最高长官。满语称“固山额真”。顺治十七年(1660)定汉名为都统,武职从一品,职掌一旗的户籍、生产、教育、训练等。入关后,八旗军队除由将军或都统统率驻防各地外,大部分八旗兵及其家属驻京城和京畿一带。驻京八旗以皇城为中心,按方位分驻,其主要的军事力量组建在前锋、护军、骁骑、步军、健锐、火器、神机及亲军等营,各由统领、总统、总理等统率。清廷还在各省建置驻防八旗,设将军或都统为长官。一般将军与都统不并置,凡设将军处,其下置副都统。在一些地区,都统即为该地区最高行政长官,如热河都统、察哈尔都统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