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铜石岭冶铸遗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铜石岭冶铸遗址分类:【地域文化】 汉至唐冶铜和铸造铜鼓的遗址。在广西北流县民安乡圭江东岸的大铜石岭。1966年发现。遗址面积约7500平方米。堆积中有翠蓝色的孔雀石和烧结的铜矿砂。广西文物工作队1977年和1978年两次发掘。共揭露出炼炉14座。并发现矿井、排水沟、灰坑及陶罐、陶鼎、陶钵、瓷罐、鼓风管、矿渣、铜锭、铜矿石等一批遗物。炼炉为竖形炉,存炉基部分,圆形圜底,外径40~50厘米,内径36~43厘米。炉壁用粘土掺合石英砂及稻杆等耐火材料制成。炉底向山下一侧开圆弧形流口,流口之北是化铜池,每两个炼炉成一组,流口相对,共使同一化铜池。冶出的铜锭,经化验,含铜量高达98.68%,炉渣含铜量仅0.65%,这个指标高于欧州19世纪末叶冶炼同类矿石的水平。近年在遗址内新发现与铜鼓铸造有关的文物,可能是北流型铜鼓的铸造场地之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