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阿底峡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阿底峡分类:【传统文化】 佛教僧人。原名月藏,后人尊称之为阿底峡,意为“卓越、优越”。西藏地区朗达玛王灭法以后,复兴佛教第一重要人物。原杜护罗国(孟加拉国达卡)国王次子。少年时皈依三宝,守持斋戒。21岁时,已精五明之学。29岁从持律上座戒护论师出家。30岁已遍学四部(大众、上座、正量、一切有部)之三藏教典,通达各派持戒行法。后依金洲(据说今苏门答腊)大法师学习大乘佛法12年,先后住那烂陀寺和超岩寺。1038年应中国西藏地区阿里王喇嘛智光之聘请进藏讲经传法,1054年寂于前藏聂塘,寿72岁。重要著译有《现观分别论》、《般若波罗密多摄义灯》、《入二谛论》、《菩提道灯论》等50余种。最大弟子为种敦巴。 原名Di-pamkarasrijnana,意为“燃灯吉祥智”。藏族佛教徒尊称之为“觉卧杰”,意为“佛尊”。古印度僧人学者。萨护罗(今孟加拉国达卡附近)人。曾任印度那烂陀寺、超岩寺住持。北宋庆历二年(1042)应 * 古格王室之请,到今西藏阿里传播佛教。住*托林寺三年。著《菩提道灯论》等书,翻译显密经论多种。五年受仲敦巴?杰哇迥乃之请,到卫藏传教九年,从学弟子甚众。卒于拉萨以南的聂当。其弟子仲敦巴等弘传其学说,发展成噶当派。宗喀巴创立格鲁派时,亦广泛采纳其学说。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