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淳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陈淳

分类:【文化精萃】

南宋理学家。字安卿,号北溪,学者称北溪先生。龙溪(今福建漳州市)人。生性至孝,称誉邻里。朱熹守漳州时,淳曾游学于郡斋,朱熹授以“根原”二字。深得朱熹延誉,称其无书不读,无物不格,尝对人讲:南来吾道得一人。庆元五年(1199)再谒朱熹,教诲其以“下达”之功。长期隐居乡间,著书立说,培养儿童。嘉定十六年(1223)授安溪主簿,未到任而卒,谥号文安。《宋史》有传。学术思想上尊朱(熹)排陆(九渊),认为“太极只是理”,“仁只是天理生生之全体”,“惟此心纯是天理之公”,为学“只在日用人事之间”。重视社会实践,强调循序渐进。师承朱熹的性论,认为“性即理”,其理学思想以系统阐述朱熹学说为其特色,丰富了朱熹思想。在朱熹门徒中,其学术地位比较高,与当时的黄齐名。著述颇丰,除有《北溪字义》、《严陵讲义》、《四书性理字义》外,还有后人整理的《北溪全集》等。

明代画家。字道复,后以字行,改字复甫,号白阳山人。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天资秀发,凡经学、古文、词章、书法、篆籀、诗画,无不精研通晓。少时作画以元人为法,深受水墨写意的影响。后学画于文徵明。徵明曾笑谓:“吾于道复举业师耳,渠书画自有门径,非吾徒也。”擅长写意花卉,尤妙写生,淡墨欹毫,一花半叶,有疏斜历乱之致。代表作如《秋江洁兴图》(现藏南京博物馆),画面色调清淡,一派秋色。花卉取折枝,以淡墨加淡赭色画芦苇;其上画一翠鸟,水墨淡彩;荷叶画出枯黄的感觉,芙蓉用勾花点叶法;画中的鸭子用破笔皴擦羽毛,蓬蓬松松,好似刚从水底钻出,神态活现。后人把他同徐谓并称“青藤白阴”,代表明代中期水墨写意花卉画的新格调。其画山水,淋漓尽致,不落蹊径。对后世水墨写意画很有影响。正书初学文徵明,欲取风韵,遂成媚侧;行书出杨凝式、林藻,老笔纵横可赏;小篆潇洒而劲拔。传世作品有:《瓶莲图》、《秋葵图》、《山茶水仙图》、《罨画水图》。

南宋理学家。字安卿,号北溪。漳州龙溪(今福建漳州)人。早年师事林宗臣,专研《近思录》。绍熙元年(1190),朱熹知漳州,陈淳求见从学。称朱注《四书》及《近思录》,是圣贤传心明道之要法,学者造道成器之大端。恪守朱熹“凡阅原理,必穷其源”教导。庆元五年(1199),复往考亭(在今福建建阳西南)见朱熹,自陈心得,深受称赏,以为已见本源,所缺者下学功夫。自后无书不读,无物不格。嘉定九年(1216),讲学严陵(在今浙江富阳)。明年,以特奏恩授泉州安溪主簿,未至任而卒。陈淳认为作为宇宙本体的太极无端无始,仅为浑沌极至之理,非可以气形言。天地万物皆由此出,故太极之理在天地万物之中,不可离天地万物而别为之理。天地万物之理与气相即不离,分不得孰先孰后,论证了理不离气,道不离器的思想。来自太极的道理玄妙,只在日用人事间,循序用功,便是有见。因此,学问功夫,须从万事中贯过,求得太极全体之理,又须将其散为万事万物,使无所窒碍。不同意程颐“行难知亦难”与朱熹“知先行后”说,认为知行不是两截事,较辩证地提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统一的观点,开王守仁“知行合一”说的先河。但所说贯过万事万物的“行”,主要内容为践履封建伦常政治;所谓的“知”,也只是万古不易的太极之理。曾有感于陆九渊心学一派以禅家宗旨为儒学根本,使学者迷不知向,乃作《示学者文》,阐述儒学体统、师友渊源、用功节目、读书次序。卫护师门,排斥异说,疏释阐述程朱思想,在朱门弟子中地位与黄?相并。所著以《北溪字义》、《严陵讲义》最为重要。其子陈榘还编有《北溪大全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