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飞来峰宋代摩崖造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飞来峰宋代摩崖造像分类:【传统文化】 宋代石刻群像。在今浙江杭州灵隐寺前飞来峰。计200余尊,除个别为南宋作品外,多为北宋作品。其中乾兴元年(1022)雕造于青林洞外壁的卢舍那佛会浮雕堪称代表,位于花头龛内,龛楣雕有飞天,内镌十佛,释迦坐中,左右为文殊和普贤,其他天王、菩萨分立两旁,主次分明,形象生动,尤以刀法纯熟、结构完整见称,颇具装饰趣味。其余造像以罗汉居多,分布于青林、玉乳两洞内。青林洞内近百尊小罗汉,雕造于咸平三年(1000)至六年;玉乳洞内十八罗汉,为天圣四年(1026)前后作品,因大都经过元代修饰重装,显得表情呆板而无特色,唯所雕数尊羽翼雷公像,尚挺健有力,静中有动,别致而精美,保存着宋代风格。临溪岩壁一尊南宋风格的大布袋弥勒像,形象胖圆,嘻笑颜开,袒腹踞尘,一手按布袋,一手执念珠,身体各部皆饱满、充实,显示出善良而开朗的性格,给人以松弛、舒畅的欢乐之感,为飞来峰最大一尊石刻造像。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