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饔飧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饔飧分类:【传统文化】 即早饭和晚饭。古人一日二餐,早餐曰饔,晚餐曰飧。孟子曰:“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饔飧,孰食也。朝曰饔,夕曰飧”。(《孟子?滕文公上》)古人按太阳在顶空的位置标示时间,太阳行至东南角叫隅中,朝食在隅中之前,即上午九时左右。 飧又称,一般在申时,即下午四时左右。饔飧又谓早食、晏食。“至于曾泉,是谓早食,至于桑野,是谓晏食。”(《淮南子?天文训》)汉时百姓“非朝不得通,非意气不得见”。(《后汉书?王符传》)飧又作?,“食之余也(《说文?新附》)。古人第一顿熟食,第二顿食剩饭,故此言之。剩饭用水泡食,“飧,散也,投水于中,解散也。”(《释名?释饮食》)《说文》:“飧,水浇饭也。”(《诗?代檀》正义引《说文》)有时飧泛指吃饭,大飧,指大肆吃喝。“渴而饮之,非不快也,饥而大飧,非不赡也,然而弗为者,害于性也。”(《淮南子?诠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