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马克思主义的主流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马克思主义的主流

分类:【文化精萃】

西方“马克思学”主要代表柯拉柯夫斯基的重要著作,也是20世纪最后20年西方“马克思学”的代表作。全称为“马克思主义的主流-它的产生、发展和瓦解”,全书共三卷。作者于1968年在波兰被当局解除教职后开始写作第一卷“创立者”,70年代移居英国后撰写第二卷“兴盛时代”和第三卷“衰败”。全书首次于1978年出版。全书三卷共有47章。论及60余位马克思主义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或学说,近20个相关的流派、团体等,内容包括从青年马克思、青年黑格尔派、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经过第二国际和列宁主义以及后来的苏联马克思主义,到20世纪中叶西方形形色色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和“马克思学”代表人物,再到南斯拉夫“实践派”、东欧“修正主义”和所谓“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等,涵盖了从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该书对马克思主义史的研究和论述有五个方面较为显著: (1)马克思理论的基本原则是人道主义和异化理论; (2)马克思主义具有三个主旨:浪漫主义主旨,浮世德-普罗米修斯主旨(也称英雄主义-救世主义主旨),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和决定论主旨; (3)确定马克思主义者的标准在第二国际之际和之后截然不同,如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者与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之分;(4)列宁主义作为俄国“农业共产主义”和极权主义理论,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而是其普及。(5)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结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这个世纪的最大幻想”。另一方面,该书在马克思主义史研究中的一大特色是从哲学史发端的古希腊哲学开始,经过基督教哲学和近代哲学,论述马克思主义与欧洲思想史的渊源关系,着重分析了几个试图把马克思主义与宗教神学结合起来的流派及代表人物。该书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思想界和学术界论述马克思主义史的一部体系最庞大、内容最丰富和个性最鲜明的著作,被视为西方世界研究和论述马克思主义史的权威著作之一。A.艾耶尔(Ayer)在著述20世纪哲学时,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及其代表人物,辍笔略过,直言无法再改进该书的相关论述了。该书作者由马克思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修正主义者”再到反马克思主义者的特殊经历,无疑,给该书注入了若干特定的历史内涵和色彩。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