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台舞狮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高台舞狮分类:【地域文化】 又称“狮子上金山”,广西田阳县一带壮族传统文体活动。在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举行。高台(亦称“金山”)是用普通长条凳交叉重叠而成,不用任何东西加固,通常有十多层,距地面高八九米。舞狮时,由一名引狮、两名舞狮者从地面沿着重叠的凳子拾级而上,到顶层后,又表演“高台挨脚”、“公鸡独立”、“亮相”等高难惊险的动作,最后又拾级而下。高台舞狮要有胆量,被誉为“勇敢者的运动”。 每逢年节喜庆的日子,贵州道真、务川、正安一带的仡佬族,要表演高台舞狮,以示吉庆。高台舞狮也叫“狮戏”,是融体育与杂技为一体的文体活动。其显著的特点,是在高台上表演。所搭高台有“宝塔式”和“一炷香”两种。一般用5~12张大方桌重叠而成,顶上的一张方桌四脚朝天,高达10米。狮子多用竹编,纸糊彩绘,系以铃铛,眼眨眉动,口可张可合。狮皮用色布缝制,饰以毛,尾部可摆动。 “狮戏”队,一般5~15人不等。主要道具有狮头、狮皮、猴、罗汉等面具。狮头称大头子,狮皮、猴子称小头。表演时,一人扮“笑脸和尚”,一人扮猴,二人舞狮。先是罗汉、猴与狮子在地面、高台上相戏,作“雄鹰展翅”、“燕子翻飞”、“滚龙抱柱”、“仙猴摘桃”、“鲤鱼漂滩”、“前空翻”、“倒立人”等动作。在“笑脸和尚”的逗引下,狮子上台,有直上,有绕台螺旋形攀升。到最高层时,就进行“踩斗”。踩斗是高台舞狮的最高潮,狮子站在最高层桌子四脚上,由“笑脸和尚”引路,表演“宝塔指天”、“水中捞月”、 “下岩摘桃”等,动作有踢腿、舔腹、踩脚,时而昂首瞪目,时而伏身低首,还伴以幽默风趣的对话。同时,台下响起饶、钹、鼓的响声,场面扣人心弦。 表演结束后,“笑脸和尚”领头,狮子尾随其后,沿戏台绕“8”字形下到地面。表演整出戏的时间,约需三四个小时。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