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麦克阿瑟――华丽张扬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麦克阿瑟――华丽张扬分类:【风俗文化】 麦克阿瑟是美国20世纪一位著名的将军,个性鲜明,和另一位美国名将巴顿一样在一战时就有杰出表现,在“二战”中走到人生辉煌的顶点。所不同的是,麦克阿瑟还以70岁的高龄,来到朝鲜战场上,并以失败的“圣诞节攻势”将部队赶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伏击圈。 麦克阿瑟性格张扬,秉性好战。他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形象也多是身穿军服,戴着墨镜,嘴叼用玉米芯做的烟斗。但同时代人的观察和传记中可以看出他的服饰形象十分独特,并能反映他的性格。 作为西点军校1903届毕业生,麦克阿瑟参加了一战中美国向欧洲派出的远征军。根据记载,在远征军里,他处处追求与众不同,尤其是头戴一顶软帽,而干脆拒绝戴钢盔或防毒面具。身穿发亮的高领毛线衫,小腿上绑着闪光的裹腿,手中拎着马鞭。正是因为这一套华丽的着装,新闻界毫不留情地称之为“远征军中的花花公子”。一战中的美国名将潘兴将军,特意在他和巴顿间作了对比,将麦克阿瑟称为金玉其外的平庸之辈,而将巴顿昵称为“匪徒”,以赞扬他那种毫不畏惧的精神。 在维娜玛丽撰写的《艾森豪威尔》中对麦克阿瑟作了侧面描述,并通过与名将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的对比来表现麦克阿瑟的性格:“麦克阿瑟夸夸其谈,服饰华丽,以自我为中心,有着强烈的党派观念,喜欢介入政治争论。” 1930年,麦克阿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参谋长,在两年后的1932年,就经历了历史上著名的“血洗老战士”事件。在这次退役老兵游行请愿发放退役金的事件中,好战且好炫耀的麦克阿瑟得到了显示的机会,他集结部队开到事件发生地――华盛顿中央大街,麦克阿瑟的华丽装束又一次成为新闻焦点:“麦克阿瑟的胸前挂满勋章,显得特别神气,身穿礼服,腰系武装带,下穿马裤,足登锃亮的马靴。” 从1935年,麦克阿瑟来到菲律宾,并受命组织一支菲律宾军队,在1936年他自己说服当时的菲律宾总统奎松任命他为菲律宾元帅,他甚至为自己设计了豪华的礼服。在8月24日的庆典上:“他身穿一套雪克斯金细呢制作的军服:白上衣的翻领上镶有4颗星,下边挂着红色勋章,黑裤子下面蹬着一双锃亮的皮靴。”这样夸耀的装束,再加上麦克阿瑟从菲律宾总统奎松的夫人手中得意洋洋地接过金制的元帅杖,可以令人想像他当时的张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