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龚自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龚自珍分类:【传统文化】 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字?人,号定毖,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九年(1829)进士,官礼部主事。博览群书,极负才气。从刘逢禄学习《公羊春秋》,探索经书“微言大义”,提倡“通经致用”。林则徐赴广东查鸦片,自珍曾预见英军可能犯境,建议加强战备,不与妥协。哲学上,持“性无善无不善”之说,反对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提出“天地不是圣人所造”,而是“众人主宰”;认为“自古至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强调万事万物都处于变化之中。晚年尤好佛乘,受天台宗影响颇大。政治上,揭露清朝黑暗统治,提出“更法”、“平均”,主张变法革新。文学上,远效周秦诸子,散文奥博纵横,诗歌瑰奇雄放,皆自成一家,盛行一时。著作有《定毖诗文集》等,今人辑有《龚自珍全集》。 清代思想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一名巩祚,又名易简,自暹,号定毖、羽?山民、观实相之者,字?人,一字爱吾、伯定。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出身于三代仕宦家庭。从小聪明好学,12岁随著名文字学家段玉裁学习文字学。13岁即能赋诗写作文章。青年时以贡生充武英殿校录,又治史料学、校勘学。后留京从刘逢禄治《公羊春秋》。在仕途科举上很不得志,自19岁起应考,屡试不第,直至27岁才得中举人,38岁时考中进士。历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礼部主事等职。由于他抨击时政,提倡更新,主张禁烟,反对侵略,受到顽固派、投降派排斥,在道光十九年(1839)毅然辞官南归,曾到过江苏、南京等地旅游。后来在江苏丹阳云阳书院讲学。在哲学观点上,反对天人感应和五行灾异之说,强调万事万物都处于变化中,反对因循守旧,主张社会改革。反对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持“性无善无不善”之说。与魏源同为当时提倡“通经致用”的代表人物,世称“龚魏”。政治上支持林则徐禁烟。治经、史之外,尤长西北地理。散文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诗词瑰丽奇肆,有“龚派”之称。主要著作有:《西域置行省议》、《春秋决事比》、《明良论》、《羽?山金石墨本记》、《定毖诗文集》等。所著辑为《龚自珍全集》等。 (1792―1841)清代学者,浙江仁和人,又名巩祚、易简,字?人、爱吾、伯定,号定毖、羽?山民。早慧,从外祖父著名学者段玉裁学小学,喜作诗文,收藏金石刻文,涉猎版本目录之学,尝从刘逢禄学公羊学,学识渊博。两度会试不第,道光十九年(1829)虽得中进士,却因字迹不工整,未能入翰林。宦途不佳,但极有抱负。与林则徐、魏源交往,切磋学问、议论时政,有经世之志,偏爱舆地学。著作甚丰,收入《定毖文集》、《定毖文集补编》等。其中,《西域置行省议》极有见地。时西北边疆危机已见,他精心研究,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成此力作,建议在新疆建省,徙内地人定居耕牧,以期边疆繁荣巩固。因人微言轻,无人理睬,只是在半个多世纪后,才在左宗棠力促之下得以实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