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人权宣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人权宣言Renquan xuanyan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有关人权的纲领性文件,全称《人权与公民权宣言》。1789年7月9日,第三等级代表穆尼埃在制宪议会上提议,为防止国王利用专制权力解散议会和逮捕议会代表,应在新制定的宪法前面加上一个关于人的权利的宣言。议会经过对各种草案逐字逐句的讨论,最后确定17项条款,于8月26日正式通过《宣言》。《宣言》后来经过修改作为序文写入1791年宪法。《宣言》在思想上渊源于18世纪启蒙运动,同时也深受美国《独立宣言》的影响。它以法律形式庄严地肯定了启蒙运动自由和平等的理想。《宣言》开宗明义地阐明了该文件的缘起:由于“不知人权、忽视人权或轻蔑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宣言》首先肯定了人的自然权利:“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在这些与生俱来的权利中,“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最主要的权利。基于人的自然权利,《宣言》提出了基本的政治原则:“主权属于国民”,“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宣言》还对人的自由作了重要阐释:“自由就是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宣言》确认人权的不可侵犯:未经法律程序,对任何人不得加以逮捕和判刑。总之,贯穿于《宣言》始终的核心内容就是维护人权和法律的尊严。《宣言》对世界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在法国大革命中,它被印成传单、小册子,在公共场所广泛朗读和张贴,成为指引和鼓舞法国人民与封建统治进行斗争的思想武器。《宣言》确立了近代社会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念,以后,欧洲各国反封建的革命运动都不同程度地在《人权宣言》的旗帜下展开。 人权宣言全文 人权宣言Renquanxuanyan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纲领性文件,全称《人权与公民权宣言》。1789年8月26日由制宪议会通过,后经修改成为1789年宪法的序文。《宣言》共17条,概括了18世纪启蒙运动和美国《独立宣言》的政治思想和主张。主要内容为:❶宣布“天赋人权”,“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目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而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自由”; 人权宣言全称“人权与公民权宣言”。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1789年8月26日由制宪会议通过,1791年《法国宪法》列为序言。共17条,主要内容: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以及反抗压迫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主权在民;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具有较大影响和历史进步作用。 人权宣言全称《人权与公民权宣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1789年8月26日制宪会议通过。共17条。以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理论基础,宣布自由、财产、安全及反抗压迫是“天赋人权”;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确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主权在民”,对法国和欧洲的反封建斗争起了进步作用。 《人权宣言》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的政治纲领性文献。全称《人权与公民权宣言》。1789年8月26日制宪会议通过,后成为法国1791年宪法的序言并在以后的宪法里多次提到。它由序言和十七条条文组成。宣言以十八世纪启蒙学说和自然权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原则。主要内容有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平等的“天赋人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主权在民,三权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行法定,无罪推定和法律不溯既往等资产阶级民主与法治原则。《人权宣言》充分肯定了民主、人权、自由、平等等道德伦理原则的重要性,对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起过重要作用。 人权宣言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第3届大会通过的关于人权保护的文献。1946年6月,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根据 《联合国宪章》 第68条规定建立了人权委员会。1948年6月人权委员会起草了世界人权宣言草案,同年第3届联合国大会以48票赞成、0票反对、8票弃权通过。 《人权宣言》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所发表的 《人权与公民权宣言》 的简称。1789年8月26日制宪会议通过。全文除序言外共17条,扼要列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纲领和宪法原则,成为其后资产阶级代议民主制国家所崇奉和仿效的经典性政治文件。主要规定为: 人生而平等,享有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的权利。自由包括言论、著作和出版等自由,其行使以保证社会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度。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非因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并经公平和事后的赔偿,不受剥夺,主权属于国民。实行分权原则,任何团体或个人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法律为公共意志的表现,公民均有权亲自或通过其代表参与制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任何人非于法定情况下并经法定程序不受控告、逮捕或监禁。动议、发布、执行或指示他人执行专断命令者应受惩罚; 但抗拒合法的传唤或扣押者构成犯罪。承认法律不溯既往和无罪推定原则。上述资产阶级的民主与法治原则,在反封建专制的斗争中曾起过重大的进步作用。 《人权宣言》《人权与公民权宣言》 的简称。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纲领。《人权宣言》除序言外,共17条,基本内容包括: 人生而平等,享有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的权利。宣言确认的自由是言论、出版和著述等自由,并指出自由权利的行使以保证社会其他成员享有同样的权利为限度。宣言确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指出非因合法认定的需要,并经公平和事先的赔偿,不受剥夺。宣言宣布法律应体现公共意志,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有权参加或通过代表参加制定法律,法律平等地保护和惩罚所有人; 任何人没有法定原因并经法定程序,不受控告、逮捕和监禁; 宣言确认法律不溯既往和无罪推定原则。宣言宣布主权属于国民,并提出分权原则,任何团体和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未授予的权利。《人权宣言》体现了孟德斯鸠、卢梭等法国资产阶级理论家的政治理论思想。《人权宣言》虽然不是一部宪法,但它曾被作为序言列入1791年的法国宪法中,成为该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权宣言在国际上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人权宣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发表的《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的简称。1789年8月26日由法国制宪会议通过,全文除序言外共17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