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人格救国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人格救国中国近代孙中山提出的伦理主张。语出《要以人格救国》一文:“四万万人都变成好人格,以改良人格来救国”(《总理全集》第2卷)。意为通过改良人格,达救国之目的。他把培养人们优良的道德品质、造成“顶好的人格”看成是“人类的天职”和社会进步、革命胜利最重要条件,认为令人群社会天天进步的方法是“造成顶好的人格”,“今民国即已完成,国民之希望更大,然最要者为人格”。重视人格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加强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建设,但却忽视了顶好人格也只能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在救国的实践中造成,过分夸大了思想道德的社会作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