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人生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人生》

西安电影制片厂1984年摄制。导演吴天明。编剧:路遥。主演:周里京(饰高加林)、吴玉芳(饰刘巧珍)、高保成(饰德顺爷)、李小力(饰黄亚萍)、贾六(饰高玉德)。


《人生》剧照


农村青年高加林原在高家沟小学任教,突然被大队支部书记的儿子顶替。加林蒙受屈辱,意志消沉,而这时心中早已默默爱上加林的农村姑娘刘巧珍,以温柔朴实的感情,重新唤起加林对生活的信心。然而现实又往往令人难以预料,加林的二叔从部队转业任地区劳动局长,副局长见势将加林调到县通讯站工作。巧珍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产生不祥的预感。高加林平步青云,巧珍也为能配得上加林而努力读书上进。这时,加林在城里任记者的中学同学黄亚萍断绝了与张克南的多年恋爱关系,狂热追求高加林,并许愿调他进大城市。面对眼前通达的人生道路,高加林断然抛弃了巧珍,随亚萍而去。张克南的母亲揭发了加林靠后门而入选进省城深造的事实,秉公办事的二叔又将加林退回农村。亚萍离去了,事业破灭了,巧珍嫁人了,面对这一切挫折,加林终于又开始思考面前新的人生道路。
该片通过对当代农村青年高加林人生沉浮的戏剧性描述,展现了新旧交替时期矛盾纷呈的中国当代农村状况,呼唤青年一代对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道德观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影片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向人们展开一幅具有民族特色、西北风土人情的多彩画卷。情融于景,景托于情,表现出丰富的哲理内涵及多义的主题。
该片获1985年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获1985年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女主角奖。

人生

中篇小说。作家路遥著。1982年发表。通过农村青年高加林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追求以及失败的描写,揭示了新一代农村知识青年在现代文明撞击下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一幅陕北黄土高原的风俗画。获中国作家协会(1981—1982)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人生

人的生存和生活。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维持生存,追求美好生活的历程。对人生的认识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意识形态,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由于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地位和经历的不同,对人生形成不同的看法。如原始人视人生为与氏族部落共存亡和向自然界共同作斗争。在阶级社会里,大多数剥削阶级认为人生是享乐。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认为人生是苦海。无产阶级则认为,人生是实实在在的充满矛盾的过程,应当是光明战胜黑暗,真善美战胜假恶丑,幸福战胜痛苦的过程。老年是人生的重要阶段。老年人同样应该珍惜人生,同样应该追求美好的生活。

人生

指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总体。人生的主体是人,人生的主题是活动,人生过程也就是人能动的活动过程。人的需要、动机、目的和追求是人生活动的发动者和动力源。人为了谋取生活和生产资料,在与自然界打交道产生了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同时,也发生着人与人的关系,以及阶级社会中人与阶级的关系。人在生存和生活的过程中有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之分,这就产生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及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同时,人追求现实,但又不满足于现状,还有更高的理想追求,这又造成了现实生活与理想生活之间的差异和矛盾。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实现着自己的价值需要。追求美好的理想,对人民和社会多作贡献,才是有价值的人生,才是人生的本质。

人生

《人生》

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制。影片在80年代初期黄土高原城乡交叉地带的背景上,通过青年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波折和人生遭际,反映了中国当代社会城市与农村、文明与落后、现代生活方式与古老生活方式、现代思想意识与传统道德观念等多种复杂矛盾。1985年该片获第八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刘巧珍的扮演者吴玉芳获最佳女主角奖; 作曲许友夫获第五届金鸡奖最佳作曲奖。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