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价格倒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价格倒挂price reversal同种商品在同一时间的销售价格低于购买价格的现象。出现在生产者价格与商业销售价格之间时,称产销价格倒挂;出现在城乡交流的商品之间时,称城乡价格倒挂;出现在商品的批发与零售环节之间时,称批零价格倒挂。在中国,出现购销价格倒挂的原因,通常是由于国家政策的需要,如为了照顾农民利益,提高了农产品收购价格,而同时为了不影响城镇居民生活,销售价格却维持不变。 价格倒挂同种农产品在同一时期内销售低于购进价格的现象。中国的农产品购销价格倒挂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1961年,粮食平均提价25%,由于当时国家财政经济困难,职工收入水平低,为了保证人民生活的稳定,没有提高销售价格。1979年,国家又一次大幅度提高18种农产品收购价,平均提价20%,但销价未动。1985年放开了部分农产品的销售价,1991年5月1日提高了粮油的销售价格,降低了倒挂程度,1992年4月1日起,适当提高了粮食统销价格,实现了购销同价。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