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伊氏锥虫病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伊氏锥虫病

又称“苏拉病”、“肿脚病”。由伊氏锥虫寄生在牛、马、骆驼等家畜的血液内而引起。由虻、螯绳等吸血昆虫传播。马、骡发病后,一般呈急性经过,如不进行适当治疗,100%的死亡。牛与骆驼为慢性。病畜机体消瘦、贫血,间歇热,心脏衰弱,四肢下部水肿,后肢麻痹等症状。可用拜耳205、安锥赛和血虫净治疗。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杀灭吸血昆虫;对引进家畜进行检疫,以防带入病原。还可注射安锥赛预防。

伊氏锥虫病trypanosomiasis evansi

又称苏拉病(surra)。伊氏锥虫〔Trypanosoma evansi(Steel,1885) Balbiani,1888〕寄生于马、牛、骆驼、猪、羊、犬等家畜血浆中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虫体呈柳叶状,前端稍尖,后端稍钝,长18~34 μm,宽1~2 μm,有鞭毛和波动膜。以纵二分裂方式增殖。分布广泛,由吸血昆虫、蛇和螫蝇机械传播。马、骡、驴常呈急性经过,病状以进行性消瘦,贫血、结膜有出血斑点、黄疸、高热、心机能衰退,伴发体表水肿和神经症状为特征,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100%。牛、猪也有急性死亡,但多数呈慢性或带虫状态。水牛除消瘦,间歇热、贫血、四肢下部水肿,耳、尾尖干性坏死,结膜有出血斑点等症状外,在中国江苏、安徽一带于不同季节出现衰竭型、风湿型和脑炎型的病例。骆驼的易感性介于马牛之间。犬、某些野兽及啮齿动物均可作为保虫者,野生动物虎和鹿也有感染而死亡的。在体温升高时采血作压滴和涂片检查易发现虫体,必要时可用集虫法和动物接种法进行诊断。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是间接血凝试验。治疗药物有萘磺苯酰脲、喹嘧胺、三氮脒和Trypamidium等,对重症家畜应同时对症治疗,加强护理,改善饲养管理条件,以增强抵抗力。加强检疫,定期检查和治疗,消灭传播媒介用安锥赛预防盐作药物预防。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9: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