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伤寒审证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伤寒审证表伤寒类著作。清包诚撰。一卷。诚字兴言,泾县 (今属安徽) 人。从学于张宛邻,私俶黄元御。包氏认为《伤寒论》文奥义精,难以记诵,如注家不明旨义,不分纲目,读者难解大旨,故于同治九年 (1870) 撰成此书。以表格形式阐发伤寒六经辨治之法。将太阳经分做本病中风、伤寒、兼证、阳盛入腑、阴盛入脏、坏病、不治病七类。阳明病经分为腑病连经、腑病、虚证、不治病四类; 少阳经分为经病、本病、入阳明病、入三阴病、坏病五类; 太阳经分为脏病连经、脏病二类; 少阳厥阴经均分为脏连经、脏病、不治病三类。包氏以表格形式,钩玄提要,条理清楚,简明扼要,纲举目张,由博返约,便于记诵。有同治十年 (1871) 湖北崇文书局刊本。 伤寒审证表一卷。清包诚(生卒年不详)撰。包诚字兴言,泾县(今属安徽)人。同治年间曾官湖北同知。从学于张宛邻,私淑黄元御。张宛邻崇拜黄元御之医术,令包氏校雠黄氏诸书。包氏尤致力于 《伤寒论》的研究。认为《伤寒论》文奥义精,难以记诵,如注家不明旨意,不分纲目,读者难解大旨。故撰此书。书中以表格形式阐发伤寒六经辨证之法。将太阳经分为本病中风、伤寒、兼证、阳盛八腑、阴盛八脏、坏病、不治病七种;将阳明病经分为脏病连经、腑病、阴病、不治病四种;将少阳经分为经病、本病、入阳明病、入三阴病、坏病五种;将太阳经分为脏病连经、脏病二类;将少阳厥阴经分为脏连经、脏病、不治病三种;将汗下宜忌分为可汗、可吐、可下等六种。各种内容下面以方药附之。此书均以表格形式,钓玄提要,条理清楚,简明扼要,博而能约,便于记诵。就证列治,明晰精当。便于后学研究仲景之学。有同治十年(1871)湖北崇文书局刊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