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制定合理的劳动制度和膳食供给,加强现代化经济管理,世界很多国家都对体力劳动强度进行了分级。各国多采用能量消耗、耗氧量或心率值作为指标来评定体力劳动强度,其中又以能量消耗值应用最为普遍。我国的科研工作者于1980—1981年对20多个具有代表性行业中的262个工种的劳动工时、能量消耗及热能摄入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我国的《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该标准是以劳动强度指数来划分体力劳动的强度(见下表12.3-1):

表12.3-1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表

体力劳动强度级别劳动强度指数



<15
-20
-25
>25


劳动强度指数计算公式如下:I=3T+7M。式中I 为劳动强度指数,T 为劳动时间率 =
日能量代谢率(千焦耳/分·米2),3为劳动时间率计算系数,7为能量代谢率计算系数。净劳动时间为一个工作日除去休息及工作中间暂停的全部时间。具体来说,Ⅰ级体力劳动相当于轻劳动,例如印刷厂的铸字工、装版工、打样工,机械制造厂的造型工,纺织厂的挡车工等;Ⅱ级体力劳动相当于中等强度劳动,例如纺织厂的落纱工、机械制造厂的铸件清理工等;Ⅲ级体力劳动相当于重劳动,例如炼铁厂的矿石搬运工和配料工,针织业的漂染工,木器厂的木工等;Ⅳ级体力劳动相当于很重劳动,例如煤场的煤仓装煤工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