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侠义公案小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侠义公案小说xiayi gong an xiaoshuo中国近代小说的一类,流行于19世纪后半叶。明、清以来的公案小说和侠义小说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流派,前者写清官的折狱断案,后者写侠客的江湖生涯。近代则将二者合一,杂圣君、贤臣、侠义之士为一体,形成独自一支流派——侠义公案小说。这类小说的主导思想还是维护封建王朝统治的,但所描写的人物有忠奸好坏之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最早出现的这类小说是“西湖散人”编的《万花楼》。作者生平与写作年代不详,约成书于1840—1868年间。其全名为《万花楼杨包狄演义》,以宋将狄青生平经历为主线,穿插包拯与权奸斗争、杨宗保守边,死而后已的事迹,是一部传奇性小说。侠义公案小说最有代表性的当算《儿女英雄传》和《三侠五义》(见《儿女英雄传》、《三侠五义》条)。其后大开该流派小说的泛滥之风,出现了《小五义》、《彭公案》、《续施公案》、《英雄大八义》、《七剑十三侠》等等,无非描写草泽绿人如何归顺朝廷,宣扬忠孝节义,且文字粗劣,结构松散,较《三侠五义》差之甚远。 侠义公案小说近代小说的一个流派。流行于19世纪后半叶。明清以来的公案小说和侠义小说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流派,前者写清官断案,后者写侠客的义行。近代则将二者合一,杂圣君、贤臣、侠义之士为一体。这类小说的主导思想是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描写的人物有忠奸好坏之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代表作有《万花楼杨包狄演义》,以宋将狄青的生平经历为主线,穿插包拯与权奸斗争,杨宗保守边等故事。其他还有《儿女英雄传》、《三侠五义》等。在这些作品的影响下,出现了《小五义》、《彭公案》、《续施公案》、《英雄大八义》、《七剑十三侠》等一批侠义公案小说,多是写草莽绿人如何归顺朝廷,宣扬忠孝节义,且文字粗劣,结构松散。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