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信息社会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信息社会

西方社会学家认为,随着现代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信息正成为比物质、能源更重要的资源,将出现以信息的生产、交换、分配为中心的社会。社会变化的源泉是信息。人们吸收、加工、输出信息的能力,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增长速度的关键。

信息社会information society

2003年12月在日内瓦召开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通过的《原则宣言》中,对信息社会的表达如下:信息社会是贯彻以人为本、具有包容性和以发展为目的的社会。在信息社会中,所有人都可以创造、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和知识,使个人社区和各国人民均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潜力,促使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提高生活质量。建设信息社会的主要条件是:改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接入和技术的获取,加大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开展能力建设;增强信息通信技术使用方面的信心和安全性;在所有层面创造有利环境;开发和拓宽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促进和文化多样性;承认媒体的作用;解决信息社会中的道德问题;并鼓励国际和区域合作。会议通过的《行动计划》中,提出了信息社会的各项参照性指标:
❶利用信息通信技术连接所有村庄,并建立社区接入点。
❷连接所有大学、学院、中学和小学。
❸连接科研中心。
❹连接公共图书馆、文化中心、博物馆、邮局和档案馆。
❺连接医疗中心和医院。
❻连接所有地方和中央政府部门,并建立网站和电子信箱。
❼根据国情,调整所有中小学校课程,以应对信息社会的挑战。
❽确保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得到电视和广播服务。
❾鼓励开发并创造技术条件,使世界上所有语言均能在因特网上得到体现和使用。
❿确保世界一半以上的居民在可及范围内获得信息通信技术。

信息社会Information Society

以信息产业为主要产业的社会。20世纪后半期,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之一是信息业的发展,包括对信息的收集、处理、贮存、使用和信息产品的生产,如报刊、广播、影视、图书信息和计算机数据经营等。信息社会的基础是发达的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加拿大要完全过渡到信息社会尚存在以下难题:大量有关加拿大的重要信息被储存在国外(主要是美国),这将导致加拿大经济会更加依赖于美国和其他跨国公司;个人隐私的保护;就业机会将减少;过去从图书馆易于得到的信息,在信息社会必须花钱去购买;信息产品已成为主要商品,如果不作相应的政策调整,将导致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两极分化现象。

信息社会

以信息为标志、以信息工业为支柱的社会。信息社会理论的主要特征是: (1) 在信息社会里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资本而是信息知识,知识已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 (2) 价值的增长不再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 (3) 人们注意和关心未来; (4) 信息社会是诉讼密集的社会,新技术革命使信息成为比物资源或能源更重要的资源,以信息价值的生产为中心使社会和经济得以发展。进入信息社会要具备五个条件: (1) 发达的传统信息,如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电话等; (2) 在物质生产较发达的基础上,改变经济结构才能使生产持续发展; (3) 拥有一定的技术力量; (4) 劳动力结构有所改变; (5) 能集中足够的研究开发资金。在信息社会里,社会变化的源泉是知识,它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以及经济增长速度的关键因素。信息社会发展的核心技术是电脑,它代替和加强人的脑力智能。信息社会的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 以大科技为基础的电脑化; 管理的电脑化; 社会的电脑化; 个人的电脑化。不同学者站在不同的立场对信息社会理论有不同的评价。

信息社会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在技术体系和产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一般认为,信息社会以1957年前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为标志。此后计算机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使信息社会得以形成和发展。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认为信息社会主要特征:
❶在信息社会里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资本而是信息知识,知识已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❷价值的增长不再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
❸通信卫星网络的建立,把世界变成一个村庄。
❹信息社会是诉讼密集社会。

信息社会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在技术体系和产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一般认为,信息社会以1957年前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为标志。此后计算机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使信息社会得以形成和发展。
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认为信息社会主要特征: (1)在信息社会里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资本而是信息知识,知识已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2)价值的增长不再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 (3)通信卫星网络的建立,把世界变成一个村庄; (4)信息社会是诉讼密集社会。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