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倭堕髻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倭堕髻

古代妇女发式。晋崔豹《古今注·杂注》: “长安妇人好为盘桓髻。到于今,其法不绝。堕马髻今无复作者。倭堕髻,一云堕马髻之余形也。”乐府诗《日出东南隅行》: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倭堕髻

古代妇女发式。盛行于唐代,“一云堕马之余形也”(《中华古今注》),这种低垂后背部的倭堕髻,即似汉代的“堕马髻”(参见“堕马髻”条)。据说唐代妇女好骑马,“堕马” 字眼极不吉利,故改名 “倭堕髻”。其髻像蔷薇花低垂欲拂,与堕马髻相差无几。白居易寄微之诗:“何处琵琶弦似语,谁家倭堕髻为云”。又温庭筠南歌词: “倭堕低梳髻” 皆云此髻式。

倭堕髻

亦称“䯼髻”,古代妇女梳用的垂髻的一种。由汉代的堕马髻演变而来。《中华古今注》云:“堕马髻,今(指宋朝)无复作者。倭堕髻,一云堕马髻之余形也。”流行于隋、唐、元、明各代的贵族及士庶妇女中。其发式与堕马髻大致相似。历代诗词、剧作中都有反映。如:刘禹锡《赠李司空妓》诗中有“倭堕梳头宫样妆”的描写,(晚唐)温庭筠也有“倭堕低梳髻”的句子。元朝名剧《西厢记》中形容“云鬟仿佛坠金钗, 偏宜䯼髻儿歪”。《明会典》卷61载: 明朝洪武三年 (1370) 规定“凡中宫供奉女乐、奉銮等官妻,本色鬏髻,青罗园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5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