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兀鲁思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兀鲁思

蒙古语音译。亦作“兀鲁昔”,原意为 “百姓”,后引申为“国家”、“领民”或“领地”。蒙古诸部统一前,统治一定地域的蒙古、克烈、乃蛮、塔塔儿等部,分别称作“兀鲁思”。蒙古汗国建立后,则指整个汗国,有时也用以指诸王贵族的领地。明代蒙古的兀鲁思,由大的部落集团构成,如东部蒙古(鞑靼部)的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察哈尔、喀尔喀和兀良哈等。每个兀鲁思又分为若干鄂托克,如东部蒙古喀尔喀,包括十二个鄂托克(分为内五鄂托克喀尔喀和外七鄂托克喀尔喀)。

兀鲁思

原音为ules,古代哈萨克族的高层社会组织,由数个或十数个阿洛斯组成,这些阿洛斯或许有一定的血缘关系,或许没有什么血缘关系。兀鲁斯的统治者号称“苏丹”(王),一般由哈萨克汗国的可汗指派其亲近的兄弟和子侄充任。兀鲁思的地域相连,总是占据玉兹的一大片地区。


兀鲁思

兀鲁思的原始含义是“人、百姓”。由于蒙古某一首领所属百姓总是和一定范围的份地、领地联系在一起,所以它有时可理解为“份地、领地”。15至17世纪时,大领地被称为兀鲁思,以后,兀鲁思也有“国家”的意义。把兀鲁思看作军制单位时,也可用另一名词土绵即万户来表示,即能提供1万名士兵的大领地。

兀鲁思

一作“兀重昔”。古突厥语,原意为“宗族”、“部族”,后引申为“领地”。在中世纪或近代哈萨克游牧社会中,几个“阿洛斯”组成一个“兀重思”,其头目称“苏丹”。

兀鲁思

一作“兀鲁昔”。蒙古语音译。原意为“百姓”,后引申为“国家”和“领民”、“领地”。蒙古诸部统一前,统治一定地域的蒙古、克烈、乃蛮、塔塔儿等部,分别称作“兀鲁思”。蒙古汗国建立后,指整个汗国。也用以指诸王贵族的领地。如称察合台的封地为察合台兀鲁思。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5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