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关门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343 关门节傣族及崩龙、布朗等族的传统节日,指傣历九月十五日至十二月间 (阴历的六月中旬至九月)。届时,傣族向寺庙布施;崩龙族停止劳动,到寺庙祈祷三天;布朗族向族长献花及腊条,行洗手脚礼,并向房门、楼梯、什物进行祈福。关门节意谓关上婚恋之门。 关门节亦称“进洼”,傣语为“豪瓦萨”。中国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的传统宗教节日。来源于古代印度佛教雨季安居的习惯, 类似中原佛教的“结夏”。时间在傣历九月十五日(约当夏历六月中)。从这天开始的三个月为小乘佛教的安居斋戒期, 此期间僧侣在佛寺中净居修学,接受供养,不许出外巡游, 世俗信徒也到佛寺中静坐参佛,听佛爷讲经说法,每隔七天祭奉一次,以食物、鲜花、腊条、钱币献佛。老年信徒常留宿寺中, 与僧侣一样过宗教生活。社会上各种活动也都带有宗教色彩,直至*开门节才恢复正常。中南半岛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此节日。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