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农业机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农业机械agricultural machinery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农村副业和渔业生产中应用的各种动力机械和作业机械的总称。 农业机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机器和机具的总称。四川5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示范推广。经过40多年的不断发展,到1994年,形成包括农机科研、鉴定、推广、教育培训、生产、维修、供应、使用、安全监理在内的推进农机化的比较完整的服务体系。有19个科研、鉴定机构,160个推广机构,11所农机中专学校和189所县级农机化技术学校,238家农机供应企业,128家县级农机工业企业,6600余个乡(镇) 农机管理服务站,4700多个农村石油供应站(点),从事农机事业的人员队伍达110万人,其中科技人员近6000人。1994年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575万千瓦,总值78亿元,平均每亩耕地占有0.17千瓦和83元。有各型拖拉机16.5万台,机电排灌机械30万台、300万千瓦,播种、中耕、施肥、地膜覆盖、插秧等种植机械18.78万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植保机械641.7万台 (部),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收获机械228.037万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76.2万台,农用运输机械20.45万辆(台),其中农用汽车11.07万辆,以及为数不多的牧业机械、渔业机械、林业机械等。农业机械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农业技术进步,大大改善了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承担了全省水稻面积三分之一以上保栽保苗提水灌溉,13%耕地面积的机耕,65%以上农作物播种面积病虫害的防治,50%的水稻、小麦的收割脱粒,75%的农村粮食、饲料加工,50%的农村运输量。农机部门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产业部门,全年生产、经营、服务总收入已达110亿元。 农业机械农业专用机械。主要包括翻地、播种、收获等机械。比较常用的有拖拉机和机引犁铧、播种机、割晒机和联合收割机等。新疆使用拖拉机最早始于1934年,是从苏联购进的。建国初期,又从苏联进口了大批农业机械,主要有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等。20世纪50年代后期,新疆开始自己生产拖拉机;70年代初,能够制造谷物联合收割机。从而大大推动了农业机械的使用。到2002年底,新疆拥有的主要农业机械数量为:大中型拖拉机68986台,小型拖拉机291000台;农业机械总动力920.76万千瓦。 农业机械农业生产用机器和农具的总称。广义而言,包括农、林、牧、副、渔等方面全部生产过程中各项作业所需的各类动力机械和作业机械。1949年,中国农机生产企业有36家,4000人。1998年,生产企业达1641家,职工109万人,产值740亿元。产品包括拖拉机、内燃机、农用运输车、耕作种植机械、收获机械、植保机械、排灌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畜牧机械、林业机械、渔业机械等16大类、104小类、3200多个品种。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11家,最大的企业是中国一拖集团公司;年销售收入35.5亿元。全国现有农机科研设计单位40多个,县以上农机公司2000多家,县以下销售网点1万多个,从事农机使用、维修、管理的人员达到2800多万。1949年以来,共向农村提供农业机械6000亿元。1998年,全国农机动力保有量4.49亿kW,农具1578万台,联合收割机18万台,农用水泵1164万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462万台,饲料粉碎机械192万台。全国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6000万hm2、3835万hm2和2342万hm2,这三个主要农业环节的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63%、25%、15%。在化肥、农药、农膜等7个方面中,农机对农业增产增收的贡献率为10.95%。 农业机械Agricultural machinery见农业革命。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