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动脉血压的形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动脉血压的形成首先心血管系统中必须有足够量的血液充盈。血液充盈血管产生的压力称为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简称充盈压,表示心血管系统中血液充盈的程度,正常约为7mmHg。充盈压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还需有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的协同才能形成血压。心室肌收缩释放的能量传给关闭在心室内的血液,血液携带着这些能量被射入主动脉。这能量的一部分表现为推动血液向前流动的动能;另一部分则以势能形式暂时贮存于主动脉的管壁中。由于血管系统中存在外周阻力,所以每搏输出量只有1/3的血液通过微动脉,其余2/3的血液则在动脉内暂时潴留,形成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并使动脉管壁扩张。这样,心室收缩时释放的能量就以势能形式暂时贮存在主动脉的管壁中。心舒期,主动脉管壁回缩,将势能转变为动能,推动血液继续向前流动。可见心脏射血是形成动脉血压的主要因素。由于心脏射血是间断性的,所以在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也发生周期性变动。心缩期,动脉血压升高,到心缩期的中期升到最高值,称为收缩压。在心舒期,动脉血压降低,到心舒末期降至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