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农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农书》

清代四川农学专著。作者张文梵,浙江萧山县人。历任四川知县、知州、成都府水利同知等职。约成书于乾隆初。共分选种、育种、播种、耕犁、疏耙、锄耘、粪壤、水利、牧牛等9部分。紧密结合川西平原农事实践,言切事详。书成,刊发全省通行,对四川农村经济发展起了指导作用。单刻本今已佚,详载于乾隆《罗江县志》。

农书

❶三卷。附蚕书一卷。《农书》,宋陈旉(1075——?)撰。陈旉,江苏人。陈旉博学多才,不肯为官,大约生活于北宋、南宋之间。洪兴祖为 《农书》所作序中称,“西山陈居士,于六经诸子百家之书,释老氏、黄帝、神农氏之学,贯穿出入,往往成诵。下至术数小道,亦精其能。平生读书,不求仕进。所至即种药治圃以自给。”《农书》成书于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陈旉当时已74岁。陈旉从总结农夫耕作经验出发,结合自己种药治圃的体会,总论农业经营与栽培,并涉及养牛、蚕桑等畜牧业养殖业,对推动当时南方农业的发展有一定意义。《农书》也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谈论南方农业的书籍。陈旉在《自序》中言,此书 “非腾□空言,夸张盗名,如《齐民要术》、《四时纂要》,迂疏不适用之比也,实有补于来世云尔。”然而陈旉却在一定程度上犯了“空言”之忌。书中所论大抵泛陈大要,往往引经史加以证明,虚论多而实事少,远不及《齐民要术》详细、准确、明了。《农书·自序》的前两页已佚。《农书》之后,附有 《蚕书》 一卷,为宋朝秦观(1049—1100)撰。《四库全书》编者以为 《蚕书》为秦观之子秦湛所撰,余嘉锡 《四库提要辨证》考证 《蚕书》为秦观所撰,余说为是。秦观 《蚕书》 本与陈旉《农书》原无联系,后人将《蚕书》缀于 《农书》之后,合为一编。因 《农书》、《蚕书》在意思上可互为补充,故延置至今。南宋时《农书》曾刊行于世,清代乾隆年间收入 《四库全书·子部农家类》,鲍廷博所辑《知不足斋丛书》(乾隆至道光本)、马俊良所辑 《龙威秘书》等。现代商务印书馆辑印的《丛书集成初编》也将其收入。1956年中华书局出版《陈旉农书》。1965年农业出版社出版万国鼎的 《陈旉农书校注》。
❷二十二卷。元王祯 (生卒年不详)撰。王祯,字伯善,东平 (今山东东平县) 人。元代元贞元年 (1295) 至大德四年(1300),王祯在旌德 (今安徽旌德县)、永丰 (今江西永丰县)做县尹。任职期间,王祯积极倡导改良农具,种植桑、麻、棉等各种经济作物,并开始撰写《农书》。同时,他还改进了活版印刷术,将《造活字印书法》一文附于《农书》之后,成为我国最早系统介绍活字版印刷术的文献。《农书》于皇庆二年 (1313)成书,大致由三部分组成。农桑总诀,总体上阐述农业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农器图谱,展示各种与农业有关的劳动工具,用二百多幅图画加以说明。每图之末必系以铭赞诗赋,风雅可诵。谷谱,则分论农作物的栽培之道。《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 “元人农书存于今者三本。《农桑辑要》、《农桑衣食撮要》二书,一辨物产,一明时令,皆取其通俗易行。惟祯此书,引据赅洽,文章尔雅,绘画亦皆工致,可谓华实兼资。”王祯 《农书》刊行后,明代曾收入 《永乐大典》,并为八卷。清人整理修制 《四库全书》时,以为 《永乐大典》所载王祯 《农书》“割裂缀合,已非其旧”,遂 “依原序条目,以类区别,编为二十二卷”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收入 《四库全书》。另,《武英殿聚珍版书》亦将其收入。此书或云三十七卷,今存三十六卷。中华书局1956年曾出版三种农书 (含王祯 《农书》)合刊本,另有单行本。农业出版社1963年,新版出版该书。另有《万有文库》本。1981年农业出版社出版由王毓瑚所校的 《王祯农书》。

《农书》

作者王祯,字伯善,东平(今山东东平)人。自元贞元年(1295)起,任宣州旌德(今安徽旌德)县尹,在任六年。大德四年(1300)调任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县尹。在旌德县尹任上,他深入实际,接触群众,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开始编写《农书》,到永丰任职二年后脱稿,以后陆续做了一些修改。
《农书》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农桑通诀”,首先总论农业历史,其次分列授时、地利、孝弟力田、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劝锄、收获、蓄积、种植、畜养、套缫、祈报等16篇。他主张综合天时、地利、人事各种有利因素来发展农业生产,并总结农副业生产的各个生产环节和有关技术、经验。第二部分“百谷谱”,分别叙述各种农作物、菜蔬、瓜果、竹木等种植培养法。尤其是针对有人植棉不得其法,收成不佳,对棉花推广表示怀疑的观点,对棉花栽种方法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指出“木棉为物,种植不夺于农时,滋培易为于人力,接续开花而成实,可谓不蚕而棉,不麻而布,又兼代毡毯之用,以补衣褐之费,可谓兼南北之利也。”第三部分“农器图谱”,是书中最有创造性的部分,共绘出各种农具和农业机械图306幅。其中又分12门,每门冠以简要的论述,门下分项,项中有图,图后有文字说明,叙述该农器构造、来源、演变及用法,其中有许多是当时最新式的农具和器具。某些古代已经失传的机械,作者也经过多方搜求,精心研究,绘出复原图并加以改进。
王祯《农书》是我国农学史上的一部巨著。此前,国内虽有多种农学著作,但或历时已久,或只适用于局部地区。王祯《农书》则兼论南北,是我国第一部对全国范围内整个农业作系统研究的农书。

农书

古代农田水利工程技术专著,元代王祯著。成书于皇庆二年(1313年)。此书除农学外,概述了全国各地灌溉情况以及各种引水方法。尤其是述及农田水利、灌溉器具机械以及水力机械器具的发展和应用,以形象化图谱,详细解说,对后世影响深远。

《农书》

古代农学名著。元王祯(字伯善,今山东东平人)撰。元元贞元年(1295年)王祯任旌德县(今安徽旌德)尹,后于大德四年(1300年)任永丰县(今江西广丰)尹。该书成于1313年。王祯为编写 《农书》 ,广泛 “搜辑旧闻” ,亲身到南北17个省区实地考察,注意总结当时的农业生产经验,使该书规模宏大,范围广博。全书共37卷,约13万字,且有300多幅插图。该书共分3大部分。第一部分为 《农桑通诀》 ,即农业总论,概述了中国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史,阐述了重农思想和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于农业的观念。不但叙述了耕垦、耙耢、播种、中耕、粪肥、灌溉等农业生产过程,还记述了植树、畜牧、蚕缫等内容。第二部分为 《百谷谱》 ,分别介绍了80余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起源、品种和栽培方法。第三部分为 《农器图谱》 ,是本书的重点,详细介绍了各种农具及生活器具达257种,并逐一绘制图谱306幅,对垦耕、播种、中耕、收获、灌溉、粮食加工等农业生产环节的工具逐一介绍,其中也有王祯个人的创造。书中还载有王祯设计的 《授时指掌活法之图》 ,是一种方便、适用的农家历。书中所收《造活字印书法》是王祯对自己从事木活字创制经验的总结,已成为印刷史上的珍贵文献。《农书》是中国第一部力图从全国范围对整个农业作系统论述的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此书元本已佚。有明嘉靖、万历本。清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 中辑出单行本为22卷。另有 《农学丛书》 、《万有文库》本,今人王毓瑚校注本可资阅读。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1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