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农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农药Nongyao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害及凋节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产品。主要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杀鼠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全世界已开发的农药品种有一千多种,其中多数为化学合成,也有少数生物源农药。 农药防治危害农作物、森林、牧草及其产品和环境卫生等有害生物的药剂,以及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药剂。广义的还包括提高这些药剂药效的辅助剂和增效剂。 农药pesticide植物保护上使用的化学药剂总称。它包括对生物有毒害的各种无机和有机化合物及微生物制剂,用来保护植物免遭昆虫、螨、软体动物、植物病原菌、鼠类、线虫及杂草的侵害。根据防治对象的不同分为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鼠剂、杀线虫剂及除草剂等。广义的农药还包括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家畜体外寄生虫和人类公共卫生有害生物防除剂。新农药品种向对有害生物高效、对人畜低毒且无残留毒害、对环境无污染的方向发展。 农药一类用于防治有害生物,调节农作物生长发育和干扰昆虫生理功能的药剂。各种有毒昆虫、线虫、杂草、植物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生物可使全世界农作物每年平均损失45%~55%(包括收获进仓后损失10%~20%)。施用农药可以大大减少这种损失,一般可增产10%~20%;投入农药1元可收益8~10元。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无机天然物阶段、有机合成农药阶段和新型农药发展阶段。中国和世界各国在远古时代(公元前4000年以前)就知道使用农药,那时都是一些无机化合物,如石硫合剂(石灰硫磺混合液)等。1880年开始应用石灰硫磺合剂,1892年使用砷酸铝,1914年德国I.里姆制出了第1个有机农药——邻氯酚汞盐,开始了以有机化合物为主的农药生产。1938年出现滴滴涕,20世纪30年代还出现了六六六粉。1973年出现了抑除虫菊酯—二氯苯醚酯。按农药用途分为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线虫剂、除草剂、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7类。现在,全世界开发的农药品种(有效成分)至少在2000种以上,不同牌号、不同规格的商品制剂近10万种。世界上常用农药约200多种。早期生产的高毒农药,如有机汞、有机砷、六六六、滴滴涕等10余种现已停产,禁用。世界各类农药的销售量,以除草剂为最大,占40%以上;其次为杀虫剂占30%;杀菌剂占近20%;植物生长调节剂占10%。中国有机农药的生产始于1950年,仅有滴滴涕、六六六等少数品种,至2000年,各类农药原药产量达64.77万t,其中杀虫剂39.72万t,除草剂11.66万t,杀菌剂6.87万t,植物生长调节剂0.35万t。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