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冯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冯至1905—Feng Zhi现代诗人、学者。原名冯承植,字君培。河北省涿县人。 冯至1905—1993现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原名冯承植,字君培。河北涿县人。1917年在北京第四中学学习,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3年转入本科德文系。1925年和杨晦、陈翔鹤等组织沉钟社,并出版《沉钟》周刊等刊物。1927年4月,第一本诗集《昨夜之歌》问世。冯至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哈尔滨第一中学、北京孔德学校、第二师范学院任教。1929年8月,第二本诗集《北游及其他》出版。1930年在德国攻读文学和哲学。五年后回国,任教于上海同济大学附属高中。抗战时期,在云南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又出版了诗集《十四行集》。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大学西语系主任。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社会科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冯至的诗语言自然、感情细腻,着意遣词用韵,旋律舒缓柔和。他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后主要从事德国文学的研究和翻译工作,编著《德国文学简史》,译有海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还有散文集《东欧杂记》,传记《杜甫传》等。 冯至1905~1993现当代诗人。原名冯承植。生于河北涿县一小职员家庭。就读北京大学期间参与创办文学团体浅草社和沉钟社,出版了歌唱青春与爱情的诗集《昨日之歌》,毕业后又写有诗集《北游及其他》,现实内容增多,无论形式和技巧都有较高的成就,曾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1930年去德国留学,回国后在上海同济大学和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1年作诗集《十四行集》,多表现对光明的追求。1946年后在北京大学任教,出版了中篇历史小说《伍子胥》,又从事《杜甫传》的写作。50年代还写有《韩波砍柴》、《人皮鼓》等优秀诗篇,并译有《海涅诗选》、《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冯至作家、翻译家。河北省涿州人。1905年9月17日生。1923年就读北京大学德文系,1925年与杨晦等成立“沉钟社”,先后编印《沉钟周刊》、《沉钟半月刊》。1930年10月至1935年6月留学德国。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大学西语系主任。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相继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1927年4月,第1部诗集《昨日之歌》出版。之后相继出版第2部诗集《北游及其他》(1929)、《十四行集》(1942)、中篇小说《伍子胥》(1946)、散文集《山水》、《东欧杂记》等多部作品,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此外还著有《杜甫传》,译介歌德、海涅作品多部。1993年2月22日去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