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凯旋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凯旋门为庆祝战功和重大事件所建造的门形建筑物,全部用浮雕装饰,并铭刻上建立它的理由。一般采用三开间的券柱式型制,中门高大,两侧设有较狭窄的通道。凯旋门在罗马时代有许多,代表性的有罗马城里的赛维鲁斯凯旋门(204年)和君士坦丁凯旋门(312年)。 凯旋门罗马共和国(公元前2世纪—前30年)后期出现的,罗马人纪念出征胜利,表彰统帅功绩的建筑物。罗马帝国(公元前30年—476年)时期还被用于城市奠基、颂扬皇帝和其他重大历史事件,常设置于市中心主要道路的交汇处,广场入口处等重要地段。凯旋门一般采用单开间券洞式构图,以便凯旋而归的军队在夹道欢迎的人群中从券洞中通过。券洞两侧设二对科林斯式或混合式柱子,上部高起的檐部铭刻纪功文字,券洞内有描绘战争场面和凯旋仪式的浮雕,立面为长方形。现存最早的罗马泰塔斯凯旋门即是单券洞凯旋门的典型,是公元82年为罗马皇帝泰塔斯所建,高14.4m,宽13.3m,进深6m,以混凝土浇筑,外部用白色大理石贴面,高高的基座和檐部给人以稳定庄严之感,檐壁刻有皇帝凯旋向神灵献祭的行列的浮雕,券洞二侧采用组合柱式,给人以华丽和炫耀胜利的观感。单券洞凯旋门的形式还演变为二层三开间式构图及各种变化的形式,被以后许多重要建筑的立面所采用。 古罗马凯旋门 凯旋门古罗马奴隶制国家统治者及以后欧洲封建帝王为炫耀其对外侵略战绩而建的一种纪念性建筑。用石砌成,形似门楼,有一个或三个拱券门洞,上刻宣扬统治者的浮雕。通常建在城市主要街道或广场上。 凯旋门法国巴黎最著名的建筑之一。位于星辰广场中央,高50米,宽45米。1806年动工兴建,费时30年。门上有精美的雕刻,右侧石柱上刻有著名的“马赛曲”;门的正下方有建于1920年的无名战士墓,墓前点着常年不灭的火炬。内有电梯,可登拱门俯瞰12条放射状林荫大道,其中最著名的香榭里舍大道两侧集中了巴黎名胜之精华。 凯旋门古罗马奴隶制统治者及以后的欧洲封建帝王,为炫耀对外侵略战绩而建的一种纪念性建筑物。通常是建在城市重要街道或广场上,用石头砌成,形似门楼,上刻宣扬统治者功绩的浮雕。例如,罗马的古都遗址北端的凯旋门,就是记载塞维罗皇帝远征波斯功绩的产物; 而南端的凯旋门,则是蒂都皇帝东征占邻耶路撒冷,取得了巨大胜利的纪念物。蒂都凯旋门南面不远处,有一座罗马最大的凯旋门,那是为纪念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12年在密尔维桥上战胜了暴君而建立的。法国拿破仑一世也曾在巴黎爱丽舍田园大街上建造了“军队光荣”凯旋门 (建于1806—1836年)。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