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天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天琴分类:【地域文化】 乐器。壮语叫“叮叮”。流行于广西防城县的峒中、板八、滩散、那良等地。天琴由琴筒、琴杆、琴轴、琴弦、琴马组成。通常琴筒用葫芦瓜壳或竹筒制成(外形与板胡相似),琴杆与琴轴均为木制,琴马用竹制作,琴弦两根,多用丝弦。采用4度或5度定弦,内弦为高音,外弦为低音,这是天琴极具特色之处。天琴音色清脆甜美,深受壮族人民所喜爱。天琴曲有《弹天》、《欢乐曲》、《解闷曲》等等。 壮族称“丁丁”。共鸣器以葫芦瓜壳或大竹筒制,呈圆碗状;琴筒面用薄木板、竹壳或蛇皮、蛙皮做,木质琴杆,丝弦两根,以轸定律。流行于桂南防城港市十万大山南麓峒中、板八、那峒等乡。1949年以前,由“天婆”(巫婆)持琴“唱天”、“跳天”,故名。今多用来伴奏说唱叙事歌,唱者坐着边弹边唱。节日喜庆群众性歌舞活动中,天琴系上带子斜挂身上,边弹边唱边舞,气氛欢快动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