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刀竿节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刀竿节

傈僳族传统节日。历史十分悠久。相传明朝兵部尚书王骥带领傈僳族人民驱除外敌、富兵强兵,却被奸臣所害。傈僳族人民为纪念他,于每年农历二月初八,王骥的忌日,举行“上刀山、下火海”的活动,后演变成傈僳族群众性节日。节日这天,刀竿场上竖起由两根高二十多米的树干中间架上三十六或七十二把长刀做成的刀梯,刀口向上,寒光闪闪。首先由青年男子奔向熊熊的 “火海”,表演“拉火链”、“打火滚”、“洗火脸”,然后爬刀梯,手攀刀口,赤足踩着利刃,技艺精湛,机智勇敢,扣动前来观看的数千名观众的心弦,令人惊心动魄。

刀竿节

傈僳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今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碧江、福贡、泸水一带。节期是每年二月初八。节日当天,人们身穿盛装,集会于刀竿场上。主要活动是观看爬竿、跳火海及其他文体娱乐。刀竿架的形状就如一架巨大的梯子,直立在场地中央,高20多米,“梯子”的攀缘横档是由36把寒光闪闪的长刀做的,刀刃一律向上,“梯子”两边的高大木杆上装饰着鲜艳的假花。爬刀竿的人必须赤手赤脚,手攀足蹬刀刃爬到顶端,还要在上面做些倒立等惊险动作。参加爬刀竿的人大多数是身强力壮的中年汉子。当他们进场后精神振奋地围着刀竿歌舞,然后跃上刀梯,手握刀口,脚踩刀刃向上攀登,当他们在刀竿顶上点响鞭炮时,全场欢声雷动,热烈喝彩。“跳火海”,是在场上烧起许多柴禾堆,一群傈僳族男子汉头扎红布,上身赤裸,光着脚板,在火堆中跳跃表演,如在舞台上一样轻松快乐。这些爬刀竿和跳火海的英雄们,表演之后,被群众团团围住,争着向他们敬酒祝贺。其他文体活动还有对歌、荡秋千、丢烟荷包等。如果姑娘接到小伙子丢(投掷)过来的烟荷包后收藏起来,表示姑娘接受了他的爱。据传该节起源于明代,当时麓川大农奴主思氏叛乱,明廷派兵部尚书王骥前往平叛,当地傈僳族群众积极参战,维护祖国统一和巩固祖国边疆,表现了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大无畏精神。后来王骥被奸臣谋害,死于二月初八。傈僳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者和表达自己保卫边疆的决心,便在民间形成此节,相沿至今。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