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曜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刘曜?—329十六国时期前赵皇帝。字永明,新兴 (今山西忻县) 匈奴族人,刘渊族子幼时丧父,为刘渊收养。善射箭,喜好兵书。少年时曾在洛阳坐事当诛,后逃至朝鲜,遇大赦才归。刘渊在位时,官拜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镇长安。刘粲在位时,靳准作乱,滥杀宗室,刘曜从长安进军平阳 (山西临汾西南),行至赤壁 (今山西河津西北),遇呼延晏、朱纪、范隆等。在他们推戴下,公元318年刘曜灭靳氏后称帝,迁都长安,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318—328年在位,共十年。前赵建国后,十余万落的氐、羌继续反叛,黄石(甘肃平凉) 屠各又联合晋南阳王司马保及氐、羌各族,在陕、甘交界一带反赵。刘曜杀氐族首领徐库彭等,引起氐、羌、巴、羯三十多万人的反抗。“关中大乱,城门昼闭”,前赵的统治受到很大威胁。刘曜赦剿兼施,用了很大力气,才把这些反抗镇压下去。接着,他又降服了南安 (甘肃陇西) 的杨韬,仇池 (甘肃成县) 的杨难敌和陇右的陈安。刘曜在这些战争中,不断把大量人口迁到关中,汉、氐、羌等族多达三十万人。前赵沿用 “胡、汉分治” 的办法,特别注意拉拢各族上层分子。他还引用汉族地主做官,采用封建租赋制度; 并在长安设立学校,教学生学习汉族的封建文化。通过这些措施,前赵的统治才开始有些稳定。328年与石勒的后赵交战失败,被石勒俘获后杀之。次年后赵灭前赵。无谥。葬处不明。史称秦王。 刘曜?—329十六国之一前赵的创建者。匈奴族。字永明。刘渊侄。原在刘渊所建汉国历任要职,官至相国。分兵镇守长安。汉昌元年(318),乘国主刘粲被外戚靳准弑杀,起兵讨准,夺权称帝, 建元光初。次年迁都长安,改国号为赵, 史称前赵。东与石勒所建后赵对峙,西与氐、羌为邻,势力限于关中一带。对汉族和匈奴、羌、氐、巴、羯等族实行高压统治,与后赵石勒连年争战。光初十一年(329)底与石勒交战被俘杀。在位凡十年。 刘曜?~329十六国时期前赵皇帝。公元318~329年在位。匈奴族。字永明。少孤,养于族父渊。颇知书计,有膂力。刘渊建汉国,他历任要职。刘聪时,镇守长安。刘粲即位,任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靳準杀粲自立,他率兵攻準,进军平阳,即帝位,灭靳氏,迁都长安,改汉为赵,史称前赵。后西击张骏,南服仇池,穷兵不已。光初十一年末(公元329年初),与石勒交战于洛阳,兵败被擒杀。 刘曜?—329十六国时前赵皇帝,318至329年在位。字永明,新兴(今山西忻县)人。匈奴首领刘渊之侄。好兵书,武艺过人,能射穿铁壁,号为“神射”。刘渊起兵灭晋建立汉国时为前驱,屡立战功,曾率兵攻陷洛阳和长安,擢升为相国,镇守长安。318年从长安起兵讨伐靳准,在途中称帝,联络关东实力派石勒从东线出兵相助,夹功平阳,顺利平息靳准之乱。319年改国号为赵,定都长安,史称前赵。他是在长安称帝的第一个匈奴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