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学派日常语言哲学的一个派别。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中叶,以剑桥大学为中心,主要代表是威斯顿(John Terence Dibben Wisdom ,1904—)。把语言分析看作是哲学的首要任务。认为词的意义在于词的用法,反对逻辑经验主义关于命题的意义在于命题的证实方法的观点。肯定形而上学的积极方面,但主张要加以“治疗”,排除其混乱,从中找出有价值的成分。
剑桥学派见“新古典经济学”。
剑桥学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英国马歇尔创立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派。代表人物还有其门生庇古和罗伯逊。他们长期任教于剑桥大学,故名。理论上,用折衷手法,把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论、边际生产力论等,融合成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一整套生产、交换和分配的理论体系。用庸俗进化论说明社会经济发展,用主观心理动机解释人类经济行为,用力学的均衡概念和数学的边际增量概念,分析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均衡和价格决定。政策上主张自由放任,认为资本主义制度能通过市场力量自动调节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20世纪以来,在资产阶级经济学界广泛流行,被称为“新古典学派”。 剑桥学派剑桥学派又名新古典学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创建的一个有较大影响的学派,因主要代表人物马歇尔、庇古、罗柏森、汉德森、琼·罗宾逊等都曾在剑桥大学执教,故名。 剑桥学派既承袭英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传统,又受边际效用学派和数理经济学的影响,并接受 “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论,力图重建政治经济学体系。马歇尔在其1890年出版的 《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采用折衷主义的手法,把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论、边际生产力论等融合在一起,提出了以均衡价格为核心的庸俗的经济学体系。 ❶需求理论。马歇尔的需求理论是以效用理论为出发点的,但他认为愿望或效用是不能直接衡量的,只能通过它所产生的外部现象间接加以衡量。即边际效用表现为边际需求价格,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现为边际需求价格递减规律,亦即一个人拥有某一物品的数量越大,其他条件不变,他对稍微增加点此物所愿支付之价格就愈小。以图形表示即为向右下倾斜的需求曲线。这一曲线说明价格降低则需求量增加,价格上升则需求量减少,即所谓的一般需求规律。在需求规律的基础上,他还提出了需求弹性和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❷供给理论,他认为产品的供给价格是由生产要素的价格所决定的。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他还分析了时间长短对供给和需求的影响以及对市场价格的影响,认为时间愈长对供给影响越大。通过一系列分析后他得出其供给定理: 市场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大,反之越少。 ❸均衡价格理论,这是马歇尔经济学的核心和基础。所谓均衡价格,就是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在论述均衡价格时,他引入了时间因素,认为时间长短的不同,供给和需求两种力量对价格形成的作用不一,即前者在长期中、后者在短期中起主要作用。 ❹生产成本理论,马歇尔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考虑: 一是货币成本,二是真实成本。他认为: 一种商品的生产一般需要许多不同种类的劳动或使用各种类型的资本,生产商品所运用的一切不同形式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劳动,结合为生产商品而积蓄资本所需用的忍欲或者说 “等待”;将这些努力和牺牲合在一起就叫做生产的真实成本。为这些努力和牺牲所必须支付的货币总额就叫做生产的货币成本或生产费用。而生产费用是为了使各种努力和等待能适当的供给所必须支付之价格。 ❺分配理论,马歇尔的分配理论包括工资、利息、利润和地租理论。他认为: 工资是劳动的报酬,劳动是劳动者为了得到未来的利益而在心中或身上所忍受的具有某种痛苦的努力。利息是资本家忍欲的报酬,资本家为了将资本投入生产,须先克制自己消费的欲望和牺牲个人的享乐和满足。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报酬,而地租则产生于大自然的吝啬,未给人们以无限的土地,由于土地的稀缺性,故因需求的增大而获得的较多于生产成本以外的收益。同时,他还提出了准地租、城市地租的概念。 ❻福利经济,马歇尔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只要适当地配置生产资源和合理分配国民收入,就能达到最大的社会经济福利。庇古一生维护马歇尔的理论体系,总的来讲无甚特殊贡献,只是对其福利经济学进行了一些补充。提出了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的概念,认为解决失业问题的办法除减少对市场的干扰外,更重要的是使货币工资具有伸缩性,更具体地说是能削减工资,则市场活动自会使货币工资与真实工资趋于相等而实现充分就业。同时他使马歇尔的福利经济理论得到发展,成为后来福利经济学的基础。 剑桥学派用力学中的均衡概念和数学中的边际 “增量” 概念来分析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求均衡及其价格决定; 在政策上主张自由放任原则,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可以通过市场力量的自由调节而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由于马歇尔把古典学派侧重的从商品的供给方面,即从生产费用方面解释价值、价格的决定与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英国杰文斯和奥地利学派、洛桑学派侧重的从商品的需求方面,即从商品的效用方面解释价值、价格的决定综合起来,认为在短期均衡中需求一边际效用起重要作用,而在长期中,供给一生产费用起最终的重要作用,被认为是对 “古典经济学”的 “捍卫” 与 “发展”。但剑桥学派忽视了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总体的观察研究,把目光主要集中在对那些远离现实的各种概念的分析上。随着资本主义在现实中不断产生出各种矛盾,新古典学派 (剑桥学派) 为了实现其福利经济思想,便越发感到自身理论捉襟见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