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劳务市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23 劳务市场

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制度改革的深化,开放劳务市场势在必行。劳动合同制的实施,“三结合”就业方针的贯彻以及人才流动,都需要劳务市场进行调节。1988年全国已有80多个大中城市相继开放了有领导的劳务市场,从事各种劳务提供、职业介绍、人才交流和劳动力合理流动、劳务承包及劳务输出等活动。随着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劳务市场将遍及全国。这是对劳动力实行社会化管理的结果,是建立和完善劳动力社会调节机制的必由之路。

劳务市场laowu shichang

通常指劳务商品的交换场所或流通领域。有时也指劳务商品的销路。劳务商品不是物质生产的产品,而是一种服务。它以直接的、具体的劳动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劳务与物质产品一样,当它是为自给消费而生产时,并不是商品,也就不存在劳务市场。只有当劳务被当作商品来买卖,用以满足购买者的需要时,劳务才是商品;而这种劳务的供求关系,劳务的商品流通,才形成市场。劳务市场按其满足消费需要的不同而划分为生产劳务市场和生活劳务市场。其特点是,劳务商品以具体的劳动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生产、消费和劳务商品流通几乎同时进行。劳务商品也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受价值规律的制约。劳务市场随生产的发展和人民收入的提高而扩大。其扩大有利于社会的扩大再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劳务市场在人类历史上早已出现,但长期以来规模十分狭小,一般只局限于城市,并且在剥削制度下,基本上只有为剥削阶级服务的生活劳务市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十年在世界上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里,劳务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起来,不仅有发达的生活劳务市场,还有日益广泛的生产劳务市场。


劳务市场laowu shichang

也就是劳动力市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为主,在一定条件下结合市场调节,形成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样的经济就需要一个社会主义的市场体系,劳务市场作为生产要素市场之一,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当然,它的性质与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市场是根本不同的。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就其本质而言,劳动力并不是商品。但是为什么又要采取商品形式进入市场交换呢?这是由于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在形式上并不直接归劳动者占有,而是国家占有,企业是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这种占有形式下,劳动者要使自己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就不能不同企业建立劳动契约关系,尤其在劳动人事制度进行改革、铁饭碗逐步被打破以后,更不能不通过劳务市场实现自己的劳动权利。所以这种劳动力市场,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并不是真正的市场,而是一种“类市场”。当然,目前还有少量的劳动者与私有生产资料所有者建立劳动契约关系,把自己劳动力作为商品交换,但这并不是我国劳务市场的主体。我国劳务市场是国家计划指导下的市场,按照社会主义经济的要求,把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在一起,并且立足于当前劳动力结构偏差,内部比例失调的现实,从数量和质量上积极平衡各种供求关系。所以这样的劳务市场符合国家要求,可以促使微观市场放开搞活;有利于劳动力供求双方在条件公开、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原则下实行双向选择;有利于劳动力价格以社会平均消费水平为基础随企业经济效益劳力素质和供求变化而波动。对劳动制度的改革,可以起积极推动的作用。但由于这种劳务市场尚在初建阶段,模式不成熟(有的是劳动服务公司定时定点安排用工的场所,有的为市场管理站),内部不配套,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向建立一个全面综合的主体化组织系统网络方向努力。如充实五大子系统(即宏观计划、政策、行政调控系统,管理服务系统,职业训练系统,社会保障系统,法律规范系统);强化五大机制(双向控制机制,双向调节机制,双向激励机制,双向选择机制,双向约束机制);并根据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有计划地逐步适度打通某些界限(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和干部与工人的界限),逐步形成健全的社会主义劳务市场。

劳务市场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合理自由流动。中国建立劳务市场的必要性是:1.适应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2.适应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变化的需要;3.适应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需要;4.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需要。

劳务市场labour market

又称职业市场、人才市场。经营劳务商品的场所和领域。劳务是一种特殊商品,是劳动力使用而为别人提供的有用服务。在中国,劳务市场的存在,有利于人才自由、合理地流动;有利于劳动者自由选择职业,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劳务市场Labour Markets

可分为熟练工市场和非熟练工市场。前者指经过高等培训的专业人员市场,是国际性的;后者是地方性的,但也从加勒比海国家引进农业工人。大多数城市的教师过剩,因而一般不从外地招录。不少大公司一般通过内部提升的办法补缺,而不在公开的市场雇人。律师和医生开业须经省级主管部门批准。若不能证明在国内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便不能从国外雇人。有些工会与资方订有协议,不得从本工会之外雇人。1987年,熟练工中从事办公室工作、专业工作、服务和管理工作的人数分别占16.2%、13.6%、11.2%。在男性熟练工中,从事管理、专业工作、制造、建筑和服务的人数分别占12.6%、12.6%、10.9%、10.6%、10.1%。在女性熟练工中,从事办公室工作、专业工作、服务、管理的人数分别占29.7%、20.5%、18.1%、9.3%。由于不同区域的劳力有多有少,对劳力的需求与供给并不均等,因而各地的失业率及工资水平存在着很大差异。

劳务市场

劳务即服务,它是指劳动者通过一定的劳动消耗,为社会提供有益的,具有特殊使用价值以满足人们需求的服务活动。其特点是以活的劳动消耗为主,需求双方在同一空间,同一时间内,一个付出了劳务,一个得到了服务。马克思指出: “服务就是商品。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想象的或现实的) 和一定的交换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49页)可见,劳务是可以进入市场流通的商品。
劳务市场是劳务交易的场所,劳务市场上直接交易的是劳动力,人只是劳动力的载体,劳务市场是与劳动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劳动者要作为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者,为社会的利益协同劳动,另一方面,劳动是人们谋生的手段,社会要提供劳动者相应的劳动报酬。这决定了社会主义劳务市场与资本主义劳动力市场有本质区别。
劳务可分为消费性劳务 (即生活性劳务) 和生产性劳务。
消费性劳务,如饮食、招待所、理发、托儿所等,按传统由企业作为福利事业自办,质量和效益差,发展缓慢。开放劳务市场后,消费性劳务市场化,服务场所由 “福利型” 逐步成为 “经营型”。既增加了自身的经济收入,又为群众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生产性劳务主要包括以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智力流等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生产与流通。生产性劳务市场的发展,有利于加速企业的资金周转,能促进企业间横向联系,建立密集的现代化的运输网络、通讯网络,从而促进生产与流通的发展。
以消费性劳务和生产性劳务为主的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是社会进步,经济发达的重要标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应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劳务市场的发展,使更多的劳动力进入市场,也吸纳了更多的各类人才,为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力,它必将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我国现阶段劳动力市场有两大特点。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形成所谓的 “民工潮”。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为了谋生,他们大批涌入城市从事简单劳动。第二是高级人才的跨地区流通,沿海地区和内陆一些城市以其优惠的政策,广阔的发展空间吸引了大量人才,形成所谓的 “孔雀东南飞” 现象。
市场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劳务市场的管理,及时解决出现的多种新问题,保证其健康发展。

劳务市场

见“劳动力市场”。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