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魏灭北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北魏灭北凉宋元嘉十六年,北魏太延五年,北凉永和七年(439年)六月,魏主拓跋焘自平城(今山西大同)出发攻北凉,留宜都王穆寿辅太子拓跋晃监理国事,派辅国大将军建宁王拓跋崇、大将军长乐王稽敬屯漠南以防柔然(少数族国时据今内蒙古北,蒙古人民共和国中南部)。七月,至上郡属国城(今陕西榆林北),留辎重,以抚军大将军永昌王拓跋健、尚书令刘絜与常山王拓跋素为前锋,两路并进,骠骁大将军乐平王拓跋丕、太宰阳平王杜超为后继,以平西将军秃发源贺为向导。八月,魏军进围姑臧(今甘肃武威)。北凉河西王沮渠牧犍遣使求救于柔然,并派其弟征南大将军沮渠董来率兵万余出战城南。北凉兵望风奔溃。牧犍兄子沮渠祖、沮渠万年相继降魏,姑臧城溃,牧犍率文武五千人请降。魏遣镇南将军奚眷、镇北将军封沓先后攻占张掖(今甘肃张掖西北)、东都(今青海乐都)、酒泉(今甘肃酒泉)等地。时柔然敕连可汗得知魏主攻姑臧,乘虚攻魏,留其兄乞列归与魏稽敬、拓跋崇相拒于北镇(在今山西大同之北),自率精骑深入至善无七介山。魏遣司空长孙道生,征北大将军张黎在吐颓山拒之。时稽敬、拓跋崇在阴山(今内蒙古阴山)击败柔然乞列归,俘乞列归以下将帅五百余人,斩首万余级。柔然敕连可汗退走。北魏徙沮渠牧犍宗族及吏民三万户于平城,北凉亡,北魏统一北方。自西晋末年以来的十六国时期结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