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yiyuan以治疗、护理病人为主要任务的机构,同时担负着为社会预防疾病、对人们进行健康检查的任务。医院一般设有门诊部、住院部、各种诊疗辅助部门及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包括各级医生、护士、检验等专业技术人员及行政管理干部等,组成多个职能不同的科室,进行检查、预防、治疗、护理和科研等方面的工作。医院按业务性质,可分为综合与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的科室较多,工作范围广,一般设中西医内、外、妇产、儿科及放射、传染病、针灸等多个专科诊室和病房,专科医院一般针对某一专科疾病或某一类人群而设,如老年、妇产、儿童医院及结核、口腔医院等。 医院防治疾病、保障人民健康、设有病房和门诊的医疗预防机构。一般设有门诊部、住院部、各种诊疗辅助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由医、药、护理、检验等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干部分别组成各科室。以医疗为中心,并开展预防保健、教学和科研等工作。其规模大小视所承担任务而定。按业务性质,通常分:1.综合医院:有中西医内、外、妇产、针灸等专科;2.专科医院:为防治某一专科疾病而设,有儿童、传染病、结核病、口腔、肿瘤等医院。 医院Hospital治疗和护理病人,兼做健康检查、疾病预防等工作的机构。加拿大有综合医院879所、专门医院245所,都归各省政府管辖,另外还有64所私立医院,其中50多所属联邦政府管辖。 历史 最早的城镇医院1639年由三个法国修女创建于魁北克市。19世纪初,蒙特利尔和多伦多建立了综合医院。早期的医院都是慈善机构,依靠捐赠维持,病人只付极少的费用,政府资助也不可靠。1867年,多伦多综合医院因资金短缺关闭一年。1870年,安大略政府通过法令,每年向医院和其他慈善机构拨款。现在几乎所有医院都依靠联邦政府和省政府拨款。20世纪前,医院的治疗对象主要是穷人。因当时对公共环境与个人卫生和疾病的关系不大清楚,加之药物匮乏,医院拥挤不堪,医院成为疾病传染的场所。富人都在家中治病,不愿上医院。后来将传染病人隔离,公共卫生得到重视,死亡率下降。到20世纪,麻醉术、无菌操作、先进外科技术和先进设备出现,要求医务人员经过严格训练,医院逐渐成为治疗、教学和科研中心。1948年,联邦政府在全国卫生拨款计划中给各省一系列拨款和低息贷款,以改善现有的医院条件和增设新医院。1958年,联邦政府通过《医院保险及诊断治疗法》,授权联邦政府与各省谈判,共同负担危重病治疗费以及指定医院中的治疗费。到1961年,所有的省都提供由联邦政府资助的医院保险。1961年,联邦政府成立皇家医疗委员会调查医疗状况,提出“确保所有加拿大人均可享受可能的最好治疗”。1966年,联邦政府设立健康基金,14年内向各省提供5亿加元用以改善医院设施,培训人才,进行科研活动。但联邦政府负担的费用同各省的开支同步增加,造成对昂贵药物和治疗手段的过分依赖。1977年颁布《联邦一省共建财政计划法》,通过现金拨款和让税,联邦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省负担不同的数额,但对各省的实际开支并不按比例自动增加。各省也对此作出反应,建立家庭治疗、门诊治疗等新的医疗服务项目。1984年,由前两个法令合并的《加拿大健康法》开始生效。 医疗费用 1985年医疗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26%,医院的费用约占全部医疗费的40%,工资支出又占医院全部业务费用的68%。在1985年~1986年财政年度中,除门诊、社区服务、科研工作外,综合医院和联合医院为370万病人提供了5060万个住院日。1984年~1985年,每个住院日平均费用为295.05加元,手术及术后特殊护理的费用还要高一倍。但由于实行医疗保险,加拿大人自己都不用付钱。 医务人员 医院职员包括技术人员、治疗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内科医生对医院工作影响极大,但基本上都不是医院雇员。除实验室、急诊室和从事教学工作的老资格内科医生外,都不在医院领取报酬,但他们是支配外科、药房、诊断、治疗、护理部门和让病人入院、出院的绝对权威。护士都是医院雇员。1984年~1985年,全国医院有250000名护士。病人通常按年龄、性别、所患疾病分类。就年龄和性别而论,65岁以上的占住院日的一半,妇女怀孕住院的比例也较大。就所患疾病而论,心脏病患者占住院日的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