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十三万户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40 十三万户元时在卫藏所设的地方行政建制。元至元五年(1268),忽必烈派阿衮、弥林等人入藏会同萨斯迦第一任本钦释迦桑波一起清查卫藏地区人口,划分为十三个万户,其具体名称与分布,记载不一,互相参差。后演为流行于卫藏地区的一个泛称,即指中央认可并发给封文的地方实力集团。其权力大于内地的万户。各万户统摄当地军民,受宣慰使司节制而总辖于宣政院。萨迦为十三万户之首,萨迦本钦有权任命各万户之长,规定各万户应纳贡税的品种及数目,调停各万户之间的矛盾冲突等。 十三万户元时在卫藏所设的地方行政建制。至元五年(1268),忽必烈派阿贡、弥林等人入藏, 会同萨迦地方政权本钦释迦桑布,清查卫藏地区户口,划分为十三个万户。各万户通摄当地军民,受宣慰使司节制而总辖于宣政院。其权力大于内地的万户。以萨迦为十三万户之首,并授权释迦桑布任命各万户的万户长,规定各万户应纳贡税的品种及数目,各万户之间的争讼则由宣慰使司处理。十三万户的具体分布和划分,说法不一。较普遍的说法是:卫地区六万户,即雅桑(乃东亚桑)、帕竹(乃东泽当)、达垅(林周)、蔡巴(拉萨东郊蔡公堂)、止贡(墨竹工卡直孔)、嘉玛(墨竹工卡甲马);藏地区六万户,即萨迦、夏鲁(日喀则夏鲁)、曲弥(日喀则曲美)、香(南木林)、拉堆绛(昂仁拉堆)、拉堆洛(定日协嘎尔);卫和藏地区间一万户,即羊卓(浪卡子)。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