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卤簿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卤簿皇帝出行的仪仗先后顺序称卤簿。《资治通鉴·晋纪》: “以女骑千人为卤簿。”胡三省注: “车驾法从次第曰卤簿。” 卤簿帝王出行时的车马仪仗及制度。蔡邕在《独断》中曰: “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帝王出行的目的、场合不同,车队的规模和随行人员也有所不同。卤簿制度将帝王出行规模分为三个等级: 大驾、法驾和小驾。大驾声势最大,也称 “大驾卤簿”。秦制,大驾属车八十一乘。汉制,据《后汉书》记载: “公卿奉引,太仆御,大将军参乘。属车八十乘,备千乘万骑。” 西汉皇帝行祭天大礼时动用大驾,由于祭祀仪式在甘泉举行,故又时称“甘泉卤簿”。东汉大驾用于大丧礼,祀天南郊则用法驾。法驾规模次之,属车三十六乘; 也用于祠地、明堂,但属车减为二十三乘。小驾规模最小,一般用于祠宗庙仪式,如东汉“春秋上陵”,只 “直事尚书一人从”。每逢皇帝出行,太仆寺按照卤簿所定旧制分别提供车马、仪仗。其车队及仪仗的排列次序大致可分三部分: 前驱、皇帝和公卿车辆、后卫。两边各二行卫士,戟楯在外,弓矢在内。秦时左右分行其车,皆皂盖赤里,朱轓辎,戈矛弩箙。至晋时,皇帝大驾卤簿尤为庞大。后魏的帝王车队也曾施行过方阵行动,列步骑,内外为四重,列标建旌,通门四达,五色车旗,各处其方。此为“方阵卤簿”。唐朝卤簿规模较小,大驾行幸,属车也只有十二乘。皇后外出的车马仪仗及制度也有称百卤簿的 卤簿制度历代有专门的文字记载,由专门机构掌管,如汉应劭的 《汉官卤簿图》 和唐朝《开元礼》。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