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印度政治制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印度政治制度印度的政权组织形式及有关制度。印度1849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47年宣布独立。1950年成立印度共和国,确立议会共和政体和联邦制结构形式。印度分20个邦和8个中央直辖区。邦与联邦实行列举分权制,邦有一定的自治权,但权力有限。只在地方工业、农业、渔业、公共秩序、公共卫生等方面有立法权。邦长由总统任命,对总统负责。这种联邦制有单一制的特点。实行议会共和制,议会为最高立法机关,由总统、人民院和联邦院三部分组成; 部长会议为最高行政机关,由总理、内阁部长、国务部长和副部长组成,对人民院负责,总理由人民院与教会领袖担任,由总理和内阁部长组成内阁。最高法院为最高司法机关,除对联邦与邦及各邦之间的纠纷以及刑、民事案件具有最终裁决权外,还具有宪法解释权、司法审查权,并担任总统法律顾问。印度的议会共和制有传统社会 “家族掌权” 的特点。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