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厓山之战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厓山之战

南宋抗元最后一战役。景炎三年(1278年),端宗赵昰死,宋将张世杰、陆秀夫拥卫王赵昺继位,退守厓山(今广东新会南)。祥兴二年(1279年)正月,元将张宏范由潮阳港(今广东潮阳)乘舟入海,进至甲子门(今广东陆丰东南石帆港海口),俘获宋军斥侯,知赵昺在厓山,遂进逼厓山。张世杰以大索贯战船千余艘,结成一字阵拒战。元军先出奇兵断宋军汲淡水之路,又施火攻,世杰战舰皆涂泥缚长木以拒火,未成;再施诱降,又不从。张世杰率苏刘义、方兴等将士,饥食乾粮,渴饮海水,坚持日夜奋战。时元将李恒率援军至,驻守厓山北,而宋将陈宝降元,泄露宋军虚实。元军乃于二月初六(3月19日)拂晓分四路进攻。李恒率水军趁退潮时进攻,张宏范则于涨潮时以奏乐为号发起攻击。宋军误为元军宴饮,不加戒备,元军突至,仓卒应战,腹背受敌,一字阵被毁,宋军大溃。陆秀夫负幼帝赵昺投海自尽。张世杰与苏刘义收余舟八百,突围至海陵山(今广东阳江县海陵岛)集结,准备再战,不意遭遇飓风,舟覆溺水而死。南宋亡。

厓山之战

1276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宋德祐二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虏恭帝北归。后数年宋臣张世杰、陆秀夫等先后拥立益王赵昰、卫王赵昺为帝。最后张世杰等退至厓山(今广东新会南)。元将张弘范率军进逼,张世杰率战船千余,缚以绳索,努力奋战,因腹背受敌致败。陆秀夫负帝赵昺跳海死,张世杰汇集余部,准备继续战斗,遇飓风舟覆溺死。南宋亡。

厓山之战

南宋军民抗击蒙古军的战役之一。德祐二年(元至元十三年,1276)南宋皇室投降, 元军入临安(今浙江杭州),虏宋恭帝北去。宋臣张世杰、陆秀夫等拥度宗子益王赵昰、广王赵昺沿海南逃福州。五月, 赵昰即帝位, 改元景炎,封昺为卫王。景炎三年(1278)昰死于𥐻洲(今广东硇洲), 昺继位, 改元祥兴。退守厓山(今广东新会南)。翌年元将张弘范率军进逼,张世杰将战船千余,缚以绳索,联结设防,军民奋战,屡退元军,后终因元军增加,腹背受敌失败。陆秀夫负帝投海死, 张世杰突围, 集合散军,准备再战,遇飓风舟覆溺死,南宋至此灭亡。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