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古微堂集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古微堂集

别集。十卷。清魏源撰。魏源(1794—1857),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官至高邮知州。鸦片战争时,在两江总督裕谦幕府,参与浙东抗英战役。曾撰写《圣武记》,探求富国强兵、抵御外侮之路。又将林则徐主持翻译的《四洲志》编纂为《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世界各国情况,提出了著名的“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方针。建议自设船厂,制造炮船,加强海防,抵抗外国侵略。曾协助江苏布政使贺长龄编成《皇朝经世文编》。著有《古微堂集》、《元史新编》、《老子本义》、《诗古微》等。《古微堂集》分内、外两集,内集为《默觚》三卷,外集录有序、记、议论等文七卷。
魏源是我国近代史上地主阶级改革派、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先驱者、鸦片战争时期的先进人物之一。在学术思想上,他崇尚今文经学,提倡“通经致用”的学风,他以变革的思想从事各项弊政的改革。对待西方列强,既反对资本主义的侵略,又承认其先进性,学习其长处,他主张“因其所长而用之,即因其所长而制之,风气日开,智慧日出,方见东海之民犹西海之民”(《海国图志》卷二)。
魏源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诗歌。他的诗歌深刻反映了嘉庆、道光年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现实。所作古体诗《江南吟》十首,集中反映了东南地区各项弊政,涉及治江、治河、漕政、盐政、催科、禁烟诸方面;《都中吟》十三首,集中揭露了中央朝政及京师政事的弊端,涉及取士制度、捐纳制度、筹办海防政策、京畿治水方略以及部吏操权、仓胥勒榨等方面;律诗《寰海》十一首、《寰海后》十首、《秋兴后》十三首,表现了鸦片战争爆发后抗敌卫国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他还写了大量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山水诗,如《湘江舟行》、《天台石梁雨后观爆歌》、《三湘棹歌》等。魏源的散文,叙事说理,内容详实,条理明晰,语意明白畅达,很有自己的特色。
有光绪四年(1878)淮南书局刻本。1909年黄象离增补重编,易名《魏默深文集》,由国学扶轮社刊行。另《古微堂诗集》十卷,有同治间刻本。1975年中华书局出版《魏源集》,分上下两册,系诗文选录,后附《补录》、《附录》二项。

古微堂集

综合作品集。清魏源著。光绪四年 (1878年) 淮南书局木刻。宣统元年 (1909年) 黄象离增补重编,易名 《魏默深文集》,由国学扶轮社刊行。分内、外两集; 内集三卷,外集七卷。内集系论学论治的哲学和政治著作。外集录有序、记、碑铭、书信、时议等,是作者的散文著作。作者提倡“经世致用” 之学,在他的散文中有充分体现,为后来新体散文兴起的先驱。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3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