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吕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吕尚周代齐国始祖。姜姓,吕氏,名望。又称姜子牙。曾任太师,亦称师尚父。传说他早年流落殷都,闻文王求贤,遂到渭水钓鱼以待,果为文王赏识。文王被纣囚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北),他进献美女.赎回文王。后助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俗称姜太公。据传著有兵书《六韬》。 吕尚周初军事谋略家。东海(今山东一带)人,四岳之裔,姜姓,吕氏,名望,一说字子牙,俗称姜太公。周文王出猎,遇尚于渭水之阳,时年七十余,与语大悦,称:“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太公望”,立为师。或说,太公望博闻,曾事商纣。因纣无道而归周文王。或说,吕尚处士,隐海滨。西伯拘羑里,散宜生、闳夭招尚,共同谋划搭救西伯。后尚佐西伯以倾商政,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言兵及权谋者皆宗太公。周武王即位,尊为师尚父,即最高武官太师。辅佐武王伐纣,有殊功,封于齐, 为齐国的始祖。传世的兵书《六韬》, 是战国人依托于他的作品。 吕尚周代齐国的始祖。姜姓,吕氏,名望,一说字子牙,西周初年官太师(武官名),也称师尚父。在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会战中,受命向商王纣挑战,歼敌立功。周成王时封于齐,建都营丘(今淄博东),授以征讨五侯九伯的特权,地位在各封国之上。相传他曾作兵书《六韬》,系后人假托之作。 吕尚周初政治家,齐国的始祖。本姓姜,因其先祖掌四岳有功,封之于吕,子孙从其封姓,故称吕尚。祖籍东海(今山东东部),从封之后,即生活于吕、申一带(今河南南阳附近),尝屠牛于朝歌,卖饮于孟津(均在今河南北部),晚年以渔钓于渭水之阳为周西伯所得。西伯自言“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吾太公望子久矣,”(《史记·齐太公世家》),故亦称尚为“太公望”或“吕望”,俗称“姜太公”。太公善谋略,多兵权奇计。旧载太公兵法数种、多相传为姜太公所作。辅周之后,即参与谋划修德政,伐无道,殷商末年,三分天下有其二,乃多赖太公之谋。文王死,武王即位,尊太公望为“师尚父”,师之,尚之,父之;太公亦更主动出谋献策,强行规劝,督其实行。助武王伐纣除暴,修政安民。武王既平商纣,封功臣谋士,师尚父为首封。太公既封于齐,即“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史记·齐太公世家》);“举贤而上功”(《汉书·地理志》)。由此,人民多归齐,齐国很快成为大国。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