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古代著名传说人物。禹之子,约生活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禹传位于启,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遂结束了“禅让”时代。当时与启同姓的有扈氏不服,启伐之,与有扈氏大战于甘之野。战前,启发布著名的誓师词,即《甘誓》。参见“启伐有扈”条。

夏朝开国君主。又名建、余德。大禹之子,母为涂山氏女。相传禹三十未娶,治水途中在台桑与涂山氏女野合而生启。大禹晚年,表面上虽然选择了东夷族的首领伯益作为自己的继承人,暗地里却竭力为儿子启培植党羽。禹死时,启的势力实际上超过了伯益。伯益为保护自己的合法地位,曾一度拘禁夏启,但启反而逃出来攻杀伯益,登上王位,建立了夏朝。他即位之初,便上钓台(今河南禹县北门外) 举行各部落首领的宴会,以此观察各方的态度,结果遭到夷族的反对。启只好放弃阳翟,西迁大夏 (今汾浍流域),建都安邑 (今山西夏县西)。对夏启的篡权行为,与夏同姓的有扈氏也不服。夏启发兵讨伐,“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于是总结失败的教训,励行节俭,选贤与能,讲求尊卑等级,严明赏罚制度。一年以后,启再次发兵,终于攻灭有扈氏,天下诸侯都来归服。夏启晚年,沉迷于歌舞游乐,他的儿子们也互相争夺王位继承权。小儿子武观甚至发动叛乱,启派彭伯寿打败武观,又把他流放到西河 (黄河西岸),再次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启在位九年,死葬安邑。

传说为夏朝的开国君王。姒姓,禹之子。传说禹死后,他杀死禹选定的继承人东夷族首领伯益,夺取王位,废禅让制而确立了世袭制度。有扈氏不服,也被其攻灭。一说禹死后,因伯益推让而被拥戴继位。

文体名。介于表、书之间。刘勰《文心雕龙·奏启》:“启者,开也。高宗云,‘启乃心,沃朕心’,取其义也。孝景讳启,故两汉无称。至魏国笺记,始云启闻。”启乃奏之异条,自晋始盛,兼以表奏。其形式多为骈体,“促其音节,辨要轻清,文而不侈,亦启之大略也。”(刘勰《文心雕龙·奏启》)

传说为夏代第一位帝王。姒姓。一名“建”,亦名“会”。汉代讳与景帝刘启同名,改称“开”。禹之子,母涂山氏女。生于台桑(今怀远涂山南坡)。传说禹曾选定东夷族的伯益做继承人,“以启不足任天下”,放为“吏”。禹死后,启联合支党,攻杀伯益,夺取政权,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灭有扈氏,杀其中武观。曾“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于昆吾(今河南濮阳)”。编创《九招》古乐。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17:43